泉州网  泉州晚报  东南早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8月19日

研学热“点燃”经济动能

当前,泉州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研学之城”,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非遗馆内,游客体验提线木偶。

研学团参与非遗制作

□融媒体记者 林锌柔 文/图

近年来,泉州市文旅局、教育局和科协等部门积极合作,大力支持研学活动的发展。有关部门与机构精心策划一系列高品质的研学项目,推出丰富的体验活动、精品路线、消费优惠等,并培育出优秀的宣讲团队,在吸引学子们到来的同时,也为泉州的非遗传承、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赋予动能。

学子沉浸体验

感受刺桐非遗

为进一步提升研学活动的体验感和获得感,泉州策划了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

暑假是研学游市场全年最热闹的时期。携程发布的《2024暑期旅游市场预测报告》显示,今年暑期亲子研学类产品仍然备受欢迎,相关产品订单同比增长七成。飞猪统计也显示,7月以来,平台上“研学游”相关搜索热度环比增长超60%。泉州作为近几年全国火爆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在海丝文化与世遗名片的加成下,成为大中小学生研学的热门选择。

暑期以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暨南大学等国内众多高校的学子,不约而同地选择泉州开展社会实践。他们结合专业所学,揽刺桐盛景、溯海丝之路,领略世遗泉州非遗魅力。

热度之下,泉州官方也推出系列研学项目。7月底,由泉州文旅局主办的“青春不设限 泉州见‘世’面”2024年高校学子海丝行活动正式开营。该活动自招募以来,共收到海内外370多所高校的752名大学生报名申请,最终遴选出30位青年学子体验7天6晚的世遗泉州之旅。据悉,本次海丝行包含“一项文化课程”“一日古城打卡”“一次创作计划”“一场青年对话”等活动。高校学子通过城市走读研学的方式,体验闽南戏窝子互动课、惠安花头巾美学课、安溪茶艺品茗课、永春香道修身课、德化陶瓷器物课等泉州非遗特色课程。青年学子姜雨表示:“此次海丝之行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泉州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携手并进,加强对海丝泉州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这片土地。”

8月初,泉州文旅局联合泉州市文物保护中心、泉州市博物馆等单位共同举办第七届两岸大学生闽南文化体验营。来自两岸22所高校的100名师生聚焦闽南文化与传统聚落,实地考察了南安文庙、惠安文庙、洛阳桥及洛阳古街、晋江梧林社区、施琅宅祠、安平桥等世界文化遗产及文物保护单位,走访了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传习所、尚艺大木作基地等闽南传统建筑相关的传习所和企业,还在泉州市博物馆广场搭建构筑物,增进了两岸青年对闽南文化的认同感。

事实上,这个假期还有许多海外青少年来泉研学,近距离感受刺桐古城的魅力。例如“青春有梦·世界同心”中外青少年人文交流活动,“研学世遗 品味泉州”2024泉台青少年研学营,“侨见世遗之美,根寻华夏之光”中华文化寻根之旅等,参与活动的学子不少为泉籍华裔青少年,此次来泉是希望能深入了解家乡。“我从小就很喜欢中华文化和泉州文化,也曾体验过南音、福船制作等非遗文化,这次我想要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历史。我希望能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了解泉州,希望自己能做祖国与住在国的友谊之桥、常青之桥,为传播中华文化而努力。”参加第二届侨界菁英子女侨见世遗泉州研学之旅的许伊晗同学说道。

为进一步提升研学活动的体验感和获得感,泉州还策划了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其中,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办“海丝泉州·共享非遗嗨一夏”暑期非遗主题活动,几乎每天都进行非遗展演,提供非遗体验;“桑梓情深”华侨主题剧本沉浸式体验活动以青少年流行的游戏形式讲述华侨故事;“小小文旅推荐官”活动让孩子们在演讲中深入了解泉州的文化底蕴;“福娃乡音·泉音有鲤”小小闽南语传承人公益培养班则为闽南语的学习与传承提供平台……

此外,非遗公益展演、非遗市集、非遗快闪、非遗文创沙龙、非遗小吃展销等也不时上新,为前来泉州研学的学子创造沉浸式的体验,有助于世遗泉州非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研学赋能产业

共绘振兴新篇

围绕工业遗址、观光工厂和工业博物馆展开的活动成为热门研学路线之一,也有研学项目从乡村发掘“课程”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鼓励依托工业生产场所、生产工艺和工业遗产开展工业旅游,建设一批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办法》明确,支持利用国家工业遗产资源,开发具有生产流程体验、历史人文与科普教育、特色产品推广等功能的工业旅游项目。有关政策为工业旅游发展指明方向,也为研学课程设置提供灵感。

近年来,泉州立足于制造业发达和发展优势,聚焦一二三产联动,深入实施“文旅+”战略。其中,支持发展工业旅游,围绕工业遗址、观光工厂和工业博物馆展开的活动成为热门研学路线之一。

6月,泉州发布以“魅力开发区 潮趣心体验”为主题的工业研学线路,其中涵盖品味文化的研学之旅——“味道的秘密”,感受时尚品牌的研学之旅——“创意的力量”和泉州晚报社的印迹研学之旅——“报纸的诞生”三条线路。此次工业研学将过去枯燥的工厂升级为“活化”博物馆,学子们来到安记食品、腾趣集团、丽高食品、友臣集团等食品企业,了解食品制作的工序;又参观了特步、九牧王、杰米熊等知名鞋服企业,探索产品在科技与创新、传统与时尚的碰撞下焕发生机的秘密;还在制香技艺传习所体验制香,在印刷厂体验活字印刷和雕版印刷,参与制作属于自己的私人定制版报纸……

7月,福建江夏学院设计与创意学院师生来到德化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通过参观古窑遗址、陶瓷展馆,对话陶艺匠人、传承人,走访实践基地、企业等方式,了解了德化陶瓷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和不同历史时期陶瓷技艺的特点与演变,体悟了瓷都人民的勤劳智慧与开拓创新精神。师生们表示未来将发挥专业优势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工作,以青春之力赋能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队还到访泉州工艺美院三创园大学生陶瓷艺术创作实践基地和德化县瓷艺城,开展校地合作签约共建、授牌仪式,并围绕人才培育、就业创业、创新实践等方面座谈交流。

“民营经济是泉州发展最大特色、最大优势和最宝贵财富。但当前泉州在产业分布上仍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兴产业还处于发展阶段。如何在将传统产业的存量做扎实、将传统产业做优做好的基础上推动新兴产业的顺利入局与稳步发展?我认为,只有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相辅相成、齐头并进,城市的经济才能够稳步发展、蒸蒸日上。”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陈金龙表示。“工业+旅游”是破局的合理探索之一,兼具知识性、科技性和体验性的工业游一方面能让学子们深入了解产业发展历程,另一方面有可能吸引更富创造力的年轻人进入,为产业的升级转型提供帮助。

除去制造业,另有一些研学项目从乡村发掘“课程”。例如泉州师范学院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安溪县官桥镇驷岭村,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深入深山野岭、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考察,进一步了解该村的历史人文、地质地貌、气候水文、自然资源等情况,在严谨的深度访谈和资料搜集后,帮助驷岭村编纂村志;泉州海洋职业学院艺术体育学院组织学生前往石狮市蚶江镇,以少儿暑期托管班形式设置了艺术素养、体育运动、课业辅导等多维度课程,丰富当地儿童的假期生活。实践队又组织了红色主题教育,通过讲述爱国英雄的事迹,激发当地儿童的爱国情怀。

业界分析,借助研学的形式能让更多的青年大学生参与到和美乡村建设中来,不断为乡村文化振兴与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乡村文化。

--> 2024-08-19 当前,泉州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研学之城”,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 4 泉州商报 content_96691.html 1 研学热“点燃”经济动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