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泉州晚报  东南早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11月18日

老旧厂房蝶变文创新地标

泉州古城工业遗存释放新活力、解锁新动能

源和1916内的旋转楼梯

▲东亚之窗文创园是原中侨集团机床厂旧址,保留了许多旧厂房的元素。

工艺美术合作社旁边的粉色教堂与园区的主色调黄色相得益彰

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的机器设备在东亚之窗园区内得到妥善保存

源和1916园区内,大烟囱与旋转木马相映成趣。

近年来,泉州借助一系列创新举措,成功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城市发展的新引擎,老旧工厂、仓库、合作社……这些工业遗存焕发新生,蜕变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以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风貌,为游客提供了创意消费、艺术体验的新天地。 □融媒体记者 刘双莲/文 受访者/供图

泉州市工艺美术合作社:

老手艺绽放新光彩

踏入鲤城区许厝埕13号,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新地标——泉州市工艺美术合作社。合作社前身是泉州工艺美术厂,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近年,泉州文旅集团权属企业泉州古城公司对原工艺美术厂进行提升修缮并运营,打造成一个兼具创意、文化和商业功能的现代园区。

进入合作社大门,眼前是典型的苏式建筑风格,尖顶、廊柱、木窗构成了独特的外观。建筑中巧妙地融合了闽南的传统工艺,这些细节让人感受到浓烈的历史气息,也使这里成了摄影爱好者的理想拍摄地。园区一楼的大师工作室是游客不可错过的亮点之一。这里不仅是一个历史文化的保存地,更是一个充满现代创意的文化园区。泉州传统的花灯、金苍绣、木雕、竹藤编织等手工艺,都在这里找到了新的表达方式和市场价值。

觅鲤文创园:

船梯红砖述旧梦

位于古城镇抚巷的觅鲤文创园,前身是拥有60多年历史的泉州市纸品厂。在20世纪90年代,纸品厂迁出,留下了厂房和楼房。2018年,根据“修旧如旧”的原则,这些历史建筑得到了精心改造。如今,觅鲤文创园不仅保留了原有的工业痕迹,还注入了新的文化创意元素,成为泉州文创产业的又一亮点。漫步在园区内,仿佛进入了一个充满文化多样性的世界。

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区:

触摸百年历史温度

位于鲤城新门街的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区是泉州首个文化创意园区,它的前身是拥有百年历史的源和堂蜜饯厂,由庄杰茂、庄杰赶兄弟于1916年创立。至今,园区内依旧保留着“百年老字号”源和堂老铺。

目前,园区已经发展至四期项目,涵盖了源和堂蜜饯厂、面粉厂、麻纺织厂、电视机厂等众多工业老厂房。除了源和堂老铺,园区还保留了源和堂研发大楼、烟囱、锅炉房、面粉罐、腌制池、晾晒场、大麦仓、锯齿形建筑等具有闽南特色的工业建筑。创意工作室、艺术展览馆等随处可见,使这里成为一个多功能的文化创意平台。

泉州东亚之窗文创园:

体验创意之美

踏入位于鲤城区崇福路的东亚之窗文创园,一股穿越时空的气息扑面而来。这个园区是原中侨集团机床厂旧址,保留了许多旧厂房的元素,如大型的机器设备、砖石结构等。在此基础上,又融入了现代化的艺术设计和改造,使旧厂房呈现出中西交融、古今融合的独特风格。

创意之美在东亚之窗文创园中无处不在。设计师们巧妙地将中日韩朝东亚四国的文化元素融入建筑设计、景观布局和文化活动中,创造出一系列令人赞叹的创意作品。

--> 2024-11-18 泉州古城工业遗存释放新活力、解锁新动能 4 4 泉州商报 content_109399.html 1 老旧厂房蝶变文创新地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