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泉州晚报  东南早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5年02月17日

非遗赋能产业 产业反哺非遗

泉州企业将传统非遗与新兴国潮有机结合,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也为文化传承创造新机遇

“穿越宋元奇妙游”世遗泉州非遗时尚秀现场(资料图片)

□融媒体记者 林锌柔

2月3日,“穿越宋元奇妙游”世遗泉州非遗时尚秀在市区府文庙前广场上演。活动融合世遗、非遗、时尚、秀场四大元素,生动展现泉州非遗的技艺之美与匠心之美,彰显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产业擦出火花的可能,吸引众多市民游客观赏。近年来,泉州全力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探索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方式。泉州的企业和品牌商敏锐挖掘非遗商业价值,通过创新设计、跨界合作,把本土优势文化融入优势产业,蹚出一条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的新路子。

时尚鞋服

展现本土文化

泉州这座千年古城吸引大批游客来访,富有底蕴的非遗文化是大众的关注焦点,也成为泉州时尚鞋服产业的设计灵感

中国旅行社协会联合途牛旅游网发布的《2025春节旅游消费趋势报告》显示,簪花位列热门非遗手工技艺体验Top5。簪花热度之下,泉州这座千年古城吸引大批游客来访,富有底蕴的非遗文化是大众的关注焦点,也成为泉州时尚鞋服产业的设计灵感。

匹克汲取蟳埔女标志性的簪花围头饰以及蟳埔建筑等元素,打造泉州蟳埔文化限定系列“蟳丝花海”。此外,匹克还举办了“匹克杯”中国蟳埔女服饰大学生创意设计大赛等活动,通过比赛培养鼓励新生代时装设计新秀,探索融合蟳埔女传统服饰美学传承与创新设计,让这一独特的文化符号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去年举行的海丝国潮非遗文化时尚大秀上,台湾设计师蔡美月同样取材蟳埔元素,将非遗闽绣技艺融入蟳埔女传统服饰,进一步挖掘非遗的创新性展示方式。大秀现场,设计师刘思聪把《刺桐梦华卷》与金苍绣、珠绣等非遗技艺相融合,运用到现代服装的设计中;非遗时尚出品人陈梅梅则以植物染料着色,融合扎染、布雕等非遗技艺,带来南少林墨武国风跨界秀,皆为非遗与时尚鞋服产业的对接做了表率。

无独有偶,安踏、七匹狼、利郎、劲霸等泉州品牌也积极探索非遗与时尚鞋服产业的对接,并通过时装秀等平台对外展示。例如去年4月举行的海丝泉州国潮文化节上,安踏携手木偶戏演员带来别开生面的T台秀,通过T台秀演绎宋元风韵、时尚风情,打造国潮跨界融合秀,赢得在场观众的连连称赞。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小玲表示:“安踏作为本土品牌,将传统的木偶戏与现代文化精妙融合,碰撞出独特的火花,设计精美,让人眼前一亮。其设计中蕴含的丰富元素,能为我的学习提供灵感,助力我更深入地钻研专业,汲取养分,实现自我提升。”

此外,在去年7月在巴黎举行的“新生万物——中国非遗与当代设计展”上,劲霸、柒牌男装等泉州品牌带来的展品将传统织绣技艺与现代剪裁相结合,既展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赋予了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去年9月的米兰国际时装周上,七匹狼将泉州市花刺桐花和泉州非遗珠绣技艺融入产品设计,推出文化商旅系列,以独特的东方美学向世界展示泉州的文化底蕴和时尚魅力;去年10月在石狮林銮渡码头举办的CABBEEN“万物归心”海丝景观大秀同样展演多项非遗项目,并发布“家乡制造”等取材于泉州或福建特色文化的系列服装。

业内人士分析,历经千年沉淀的深厚历史文化无疑是泉州独有的时尚名片。将时尚产业与泉州这片优秀的文化土壤深度融合,以地方文化反哺品牌文化,不仅能提升泉州品牌的竞争力,让泉州时尚更好地契合年轻态、新传播的市场需求,还能为泉州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辟新路径,让古老非遗在时尚产业的舞台上焕发出新的生机,实现文化与产业的双赢。

餐饮食品

注重文化传承

泉州的食品产业和茶叶产业在文化传承方面步履不停,线下餐饮更是持续推陈出新

泉州的食品产业和茶叶产业不断精进生产技术、研发创新品类,在文化传承方面也步履不停,线下餐饮更是持续推陈出新,创造出众多吸睛产品。

市区西街肃清门广场附近,有一家八马茶业与泉州文旅集团联名开设的泉州手信店,店面不大,却五脏俱全,陈列了若干精品茶叶。“茶旅组合装精选安溪铁观音、大红袍、正山小种、福鼎白茶等四种原产地福建的名茶,能满足不同茶友的口味;赛珍珠·安溪铁观音定制版则包含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代表作品、多年全国销量领先的八马当家产品赛珍珠,大气上档次。”记者刚进门,就有店员热情上前介绍八马与泉州文旅联名推出的茶礼盒。据悉,八马在茶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一直走在行业前列,此前还与非遗传承人、传承世家、领先企业等合作,构筑了“非遗好茶”的窗口和平台,打造了一系列具有鲜明非遗文化属性的茶叶产品。

以茶为重要原料的饮品店壶见同样与非遗传承人合作,其采用国家非遗铁观音传承人魏月德先生监制的茶基原叶,又邀请福建省茉莉花茶非遗传承人王德星先生调制全新茉莉茶,拉近消费者与本土非遗茶的距离,并不时上新非遗周边礼品。莓超疯则在包装和宣发上做文章,其与泉州珠绣代表技艺非遗传承人联名制作“桂花单枞白”系列,又与省级非遗泉州(杨氏)戏剧道具制作技艺代表传承人合作推出“花舞灵蛇”系列,还曾推出色彩鲜艳的簪花杯套、簪花搅拌棒,吸引许多游客购买。

七撩作为泉州首家以南音为主题的饮品店,饮品的风味、包装、命名都颇具讲究。例如有取自《袖珍写本道光指谱》的琵琶指南·闽南乌龙茶、取自四大名谱《梅花操》的点水流香·紫葡萄轻乌龙、取自《百鸟归巢》的喜鹊过枝·厝内茉莉花香,以及取自《四时景》的零露飘玉·桂花轻乌龙等。“我们从南音的谱里寻找灵感,希望用最简单的方式吸引年轻群体。”店员介绍道。

世世美丽簪花挞、惠安石雕黑凤梨、大富大桂姜母鸭、永春麻粩小金砖、乌梅子酱清源茶……走进甜品店串门有新驿,各色以泉州非遗或泉州特色为灵感制作的甜品让人眼前一亮。“这家店不单单是在包装上做噱头,它更用心更别出心裁,而且口感也很丰富,并不是只为造型‘服务’的黑暗料理。”正在打卡的游客颖颖说道。据了解,店内多款下午茶甜品的创作灵感出自国家级、省级非遗,另外还有一些产品也根据泉州特色小吃或特色景点进行改良设计。

预包装食品也极富“创意因子”。在市区中山路的一家伴手礼商店,记者看到许多充满泉州特色的食品礼盒。像泉州品牌海西坊推出的春节礼、“宋个茶点”系列就出现了非遗元素。其中,“宋个茶点”谐音“送个茶点”,该系列的“和礼”套装涵盖凤梨酥、椰蓉酥等糕点,独立包装上绘有簪花围、木偶戏、南音等泉州非遗;“福礼”系列则绘有东西塔、福船等元素,在礼盒上聚集出一幅宋时八闽景象。此外,还有造型别致的灯笼礼盒,不仅画着拍胸舞等场景,还能发光,为节日增添了几分温馨喜庆的氛围;而开盒后呈现立体画面的套装,则带来眼前一亮的惊喜。这些独具匠心的设计,不仅充满创意巧思,更像是一本本生动的文化手册,向消费者展示着泉州自宋元以来的人文变迁与风俗传承,让泉州的文化价值在小小的礼盒间得以传递。

将“学闽南语,品古早味”作为宣传标语之一的老狮夫食品不但在多款产品包装外附上写有闽南语吉利话的谐音标签,还推出凸显泉州非遗的异形包装。例如闽南漆篮造型礼盒,其有五层高,以黑、红两色为主,另有金色的花纹和文字加以点缀,同时附有方便携带提拿的把手,消费者得以更加直观地感受浓浓泉州味。来旺良品堂则以闽南传统喜文化和古早味为主题,在产品的包装设计等方面结合泉州传统文化、本土风情,许多细节呈现出闽南人耳熟能详的童年记忆。而盼盼食品更是在去年奥运会期间将泉州簪花带到巴黎,让国际友人感受泉州“食”尚、了解泉州非遗,让泉州的优势文化和优势产业走向世界。

--> 2025-02-17 泉州企业将传统非遗与新兴国潮有机结合,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也为文化传承创造新机遇 4 4 泉州商报 content_122061.html 1 非遗赋能产业 产业反哺非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