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 (融媒体记者王丽虹 通讯员粘心)为进一步提升泉州企业家的数字创新与科技创新能力,加速新技术的转化应用进程,推动泉州企业朝着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迈进,3月13日,“同心汇智·泉商科技大讲堂”第一讲在泉州数字经济产业园举行。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瑞峰围绕《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技术应用》作主题演讲,泉州市工商联副主席、副会长及各县(市、区)企业负责人等100余人参加活动。
李瑞峰在演讲中,以清晰且富有感染力的讲述方式,剖析了智能制造对于中国的重要意义。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强国发展战略的关键一环,见证着中国制造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深刻转变。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制造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既存在着差距,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制造2025”作为升级版的中国制造,有着明确的发展思路,集中体现为四大转变和一条主线。这一战略规划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从市场数据来看,中国已然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2023年,中国新安装了27万多台工业机器人,占全球安装总量的51%之多。截止到 2023年年底,中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约175万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且唯一一个拥有如此庞大数量工业机器人的国家。这不仅彰显了中国制造业对工业机器人的强劲需求,也反映出中国在智能制造领域的积极探索与实践。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泉州企业作为中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进一步发展,创新驱动是必由之路。对于泉州企业而言,仅仅拥有品牌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从产品设计、制造技术和产业模式等多个维度进行创新。展望未来,从长远视角分析,中国制造业仍具备极大的增长潜力。相关预测显示,在2027年之前,中国制造业的年均增长率有望达到5%—10%。而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聚焦于产品智能化,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的基础,标志着机器人时代已经全面来临,将持续推动中国制造业迈向更高水平。在演讲过程中,不少企业家纷纷掏出手机拍照记录,以便留存这些宝贵的知识内容。演讲结束后,他们还纷纷感慨此次聆听收获颇丰,为企业发展之路照亮了方向,让他们深受启发。
据了解,“同心汇智·泉商科技大讲堂”活动由中共泉州市委统战部、泉州市工商业联合会(泉州市总商会)、市科技局联合主办,泉州市青年商会协办。活动聚焦民营企业关切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数字经济、产学研融合等民营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根据工作实际每季度邀请1位专家、学者进行集中授课。活动旨在把“同心汇智·泉商科技大讲堂”打造成泉州民营企业家学习交流平台,加快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战略布局远、政治信念坚定的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助力泉州勇当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