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版:评论·聚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2年3月4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是时候优化“35岁门槛”了
□曾于里

近日,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逐步放开公务员录用“35岁门槛”的建议,倡导全社会招工消除职场年龄歧视,并进而要求整个社会(企业)取消对招聘者年龄的硬性设限,帮助再就业人群打破35岁年龄限制。这个建议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相关话题立即登上微博热搜第一位。用人单位招聘到底该不该设置年龄限制?

这些年来,公务员考试热度很高,报考人数也屡创新高。不过,公务员考试一直都有着年龄方面的限制。《公务员录用规定》对报考公务员资格条件有明确规定,“年龄为十八周岁以上,三十五周岁以下”。资格条款同样规定了,年龄、学历项所列条件,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适当调整。招录过程中,一些岗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年龄要求有所放宽。但总体来看,35岁还是绝大多数岗位的招录门槛。

社会上很大一部分企业的招聘,也效仿了公务员的“35岁门槛”,对应聘者的年龄进行限制。此前,有学者对上海和成都的招聘广告进行调查,发现上海8成以上的职位都要求应聘者年龄在35岁以下,而在成都该比例也接近7成。

35岁,人正壮年,上有老、下有小,也是用钱的关键时刻,结果却发现就业市场的大门已经对自己关闭了,着实是有些残酷。所以,每每网上出现关于“35岁门槛”的讨论,绝大多数网友都呼吁取消年龄限制。

可事实上,“35岁门槛”并非全然不合理。以公务员来说,公务员有自身的一个培养体系,每个人都要从基层做起,年轻人得到足够锻炼了,一般也会随着年龄增长得到提拔与晋升,这符合干部人才队伍的培养规律。而从企业人力资源的视角出发,年轻人精力更旺盛、学习能力更强、工作干劲更足,有助于提升企业运转的效率;与之相对的,中年人不仅精力和学习能力可能跟不上,还有诸多“俗务”缠身,难免影响工作效率。企业的另一个考量是,如果一个员工超过35岁了,在原来单位从事的还是可以随时被替换的工作,那可能也折射了该员工自身能力的不足。如果是因为自身能力被“淘汰”和被“嫌弃”,也不能只是简单怪到年龄门槛上。

因此,“35岁门槛”不能简单取消了事,完全没有年龄限制也会带来新的问题。但有必要对于“35岁门槛”进行优化,这主要是基于两个因素的考量。一方面,在学历“通货膨胀”的背景下,人们的受教育年限正在不断增长,求职的年龄也不断提高。数据限制,2011年,我国社会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5年。到2021年,已经提高到10.9年,“十四五”时期还将继续提高至11.3年。一个人假若读到博士毕业,基本都已经30岁了,如若再读个博士后可能都35岁了。这个时候,求职市场仍沿用10多前的“35岁门槛”就显得过时了。

另一方面,年龄增长并不意味着都是劣势。有不少职业,随着年龄增长,经验越丰富,对工作的帮助越大。而求职市场上的35+人员,也绝非都是因为能力不足被“淘汰”的,他们当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有着丰富的经验、不俗的能力,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需要重新求职。“35岁门槛”就会将这批优秀人才拒之门外。

由此可见,“35岁门槛”仍有优化空间。我们可以适当提升年龄门槛,并完善、畅通35岁+员工的求职渠道,让真正的人才有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

具体到每个个体身上,自怨自艾、顾影自怜是没有用的,无论是什么样的年龄,都应该有积极的心态、有不断学习的能力、有闯劲和干劲。否则哪怕你再年轻,你的求职之路也会处处有“门槛”。

3 上一篇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要 闻
   02版:时政·要闻
   03版:时政·关注
   04版:综 合
   05版:评论·聚合
   06版:都市·社区
   07版:都市·社区
   08版:都市·民生
   09版:经济·资讯
   10版:经济·资讯
   11版:经济·财富
   12版:经济·房产
   13版:地方新闻
   14版:校园风
   15版:综合新闻
   16版:看天下
   17版:环湾生活周刊
   18版:环湾生活周刊·调查
   19版:环湾生活周刊·温陵志
   20版:环湾生活周刊·茶道
   21版:环湾生活周刊·食疗
   22版:环湾生活周刊·创意
   23版:环湾生活周刊·品味
   24版:环湾生活周刊·寻找泉州世遗的中国之最
“种草”消费
读懂民意
老旧小区 改好还要管好
防止算法变算计
是时候优化“35岁门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