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妇女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全市妇女巾帼不让须眉,勤奋敬业、顽强拼搏、勇于创新、勤于实践,在各条战线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争当先进,撑起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半边天”。
她们来自不同行业,却用情怀和担当,在技能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在重大科技攻关前沿、在社会服务各领域、在招商引资中展现出巾帼之志,为我市“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贡献巾帼智慧和力量。□本报记者 陈森森 通讯员 林晖(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潜心陶瓷三十载 国际市场扬风帆
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凭借憨态可掬的模样,一跃成为近期风靡全球的“顶流”。而陶瓷版“冰墩墩”“雪容融”唯一授权生产厂家就是池珠香所在的泉州顺美集团。作为泉州顺美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池珠香坦言:“在2019年拿到‘冰墩墩’的样稿时,公司经过反复沟通和实验,费了很大一番工夫,才敲定了陶瓷版‘冰墩墩’的设计稿。陶瓷版‘冰墩墩’与‘雪容融’大热,不仅收到很多海外合作伙伴的夸赞,而且推动了新一轮‘寻墩之旅’浪潮,带动了德化的旅游产业。”
30年来,池珠香始终热衷于陶瓷文化宣传、产品升级与出口贸易。她多次策划设计了体现欧美传统风俗文化的工艺美术系列产品,分别在国内外申请版权、专利,公司现有版权作品1500多件、专利36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25项、外观专利8项)。与此同时,她还不遗余力宣传德化陶瓷文化。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热爱学习的她便主动学起了英语和德语。她发挥自己的外语所长,多次积极参与国内外经济与文化促进交流,多次帮助国内外相关群体进行文化交流、市场调研与国际贸易等活动,包括广交会上用英文向国际客商进行陶瓷文化宣传的发布会、2017年拜访南非前总统祖玛夫人恩格玛的陶瓷文化宣传等,并多次向泉州的友好城市宣传陶瓷文化。
熟悉池珠香的人都知道,她还有一项重要的职务——德化县妇联兼职副主席、女能人联谊会会长。几年来,她带领瓷都巾帼们积极开展爱心活动,关爱弱势群体,参加公益事业,为德化县社会经济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她积极组织会员开展好各项活动,还充分发掘会员的特长、了解会员的动态,对于在发展中遇到瓶颈的会员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启迪。她热心公益事业,发动社会各界爱心企业和人士积极参与慈善捐赠行动,每年在春节、母亲节期间走访慰问贫困母亲累计300多人次,送去慰问金、粮、油等物品累计近20万元。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积极在德国采购防疫口罩物资带回国内发给周边群众,捐给当地红十字会,并募捐10万元全额交付给红十字会用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她先后荣获了“福建省五一巾帼奖章”“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德化县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投身数智化建设 以创新引领发展
“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关键驱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安踏集团鞋采购高级营运总监朱双虹看来:“创新为企业生存之本,应持续加大创新研发投入,通过打造最新科技的应用平台带动行业发展。”作为奋战在生产第一线的女性领导者,朱双虹带领着众多优秀的女性群众积极投身体育用品行业的数智化建设中。她积极推动传统制鞋流程升级以及现代化生产车间的建设,以创新引领行业发展。其中,个人“制鞋机研究项目”“应用缝纫机的间歇压脚”“环保防水技术流水线”分别获2016年—2019年福建百万职工“五小”创新大赛三等奖;“高效能迷你成型线”获晋江市2019年池店镇红色重创一等奖;“成型MINI生产线”获得晋江市职工十大发明创新成果奖“入围奖”;并以第一发明人向公司申报专利29项,取得的个人专利17件,其中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15件;所带领的团队先后获评2017年福建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车间、2017年泉州市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示范企业、2018年全国轻工行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等制造业荣誉,为晋江鞋服产业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除了寻求技术的不断创新,朱双虹还主张改革采购模式,率先主导建立集团鞋采购供应链数字化管理系统,2019年—2020年,安踏供应链正式运行大数据采购平台SCM系统,高层管理信息平台BI系统,构建从供应商到消费者的全价值流数字化平台,实现供应链平台决策智能化、运营可视化、供应敏捷化,形成鞋采购业务运态管理生态圈。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社会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朱双虹在人大履职期间提出了意见、建议、附议等共计10条,包括《关于成立中国泉州(鞋业)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的议案》《关于修订泉州市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的建议》《关于加大鞋服产品智能制造政策扶持的建议》等。针对群众反映的部分一线员工生活困难等问题,朱双虹带领着公司妇联各岗位执委积极联合公司工会组织,成立“困难职工”互帮互助小组,2017年—2018年共计开设员工座谈会72场,解决和答复一线员工需求及问题436起。走访困难职工家庭,两年来,协调和木基金247万元,用于困难家庭补助。此外,朱双虹还带领安踏妇联积极主动助力晋江世中运,发动公司一线员工举行晋江世中运宣传及捐款活动。
“作为公司妇联主席,我一直希望努力做到为基层员工赋能、为企业赋能、为妇联赋能。只有做好本职工作,把公司这个‘小家’建设好了,员工才能融入晋江、泉州这个‘大家’,才能真正安家乐业,找到归属感。”朱双虹表示,集团有超过50%的女职工,安踏妇联在增进员工和企业的黏合度、促进外来员工融入本地文化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进一步丰富了企业文化。
发挥社工凝聚力 真情温暖群众心
“虽然不能身赴抗疫前线,但守护社区、关爱邻里,我们也可以尽一份力。”晋江市启航社工服务中心负责人黄芳主动请缨,协助社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她带领机构社工们发挥专业优势,调动居民力量,积极开展社区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同时,社工们还发动居民互助,帮忙摸排更多有需要帮助的居民,尤其是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留守儿童等,通过网络畅通居民求助、互助渠道,及时发现诉求,链接资源跟进回应。此外,黄芳还化身“心理卫士”,开通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积极开展疫情防控线上心理咨询工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工在保障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自2009年从井冈山大学毕业后,黄芳深知社工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她始终坚持在社会服务工作的一线,而今已有13年之久。她和团队成员先后注册成立了晋江市启航社工服务中心、泉州市启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泉州市洛江区启航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和永春县启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黄芳汇聚了越来越多的社工力量,与她一起用脚步丈量着社区,用社工的专业和视角去感知服务对象的每一个看得见或看不见的需求。
社会工作能高度契合人民群众需求,是各级部门和群团组织服务群众和创新基层治理工作抓手的有力延伸。 2015年,黄芳带领所在的晋江市启航社工服务中心团队承接了晋江市妇联白兰花家庭驿站项目,在全省妇联工作中首创家庭综合服务枢纽平台,打造出白兰花家庭驿站、儿童之家、婚姻家庭赋能服务、“定格幸福瞬间”全家福等一个个特色、出彩的晋江“家”字号品牌,社会治理创新中的“巾帼力量”逐步凸显。2021年,黄芳和她的团队积极参与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晋江市和永春县等县区的乡镇(街道)社工站项目,助力打造基层民政服务的综合平台,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推动兜底民生服务,既“兜得住”,又“兜得好”,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载体,以社会工作专业所长助力泉州的民生服务有态度、有温度、更有深度。2021年,黄芳带领社工团队开展的线上线下服务达23.6万人次,各类项目运行深受群众喜爱、得到爱心商家的支持、反响较好。疫情加大了服务难度,也是项目创新、优化的一次考验,在助力疫情防控常态化、“双减”政策下,各项目也做了转型升级、服务内容调整优化,比如组建驿站疫情防控巾帼志愿应急队、“疫情防控・家家行动”系列服务、白兰姐姐创业赛道分享汇、儿童友好社区、青春预备营等特色活动,相关服务案例获得泉州市第四届机关体制创新优秀案例征集评选活动案例一等奖,并入选全国妇联女性社会组织服务家庭类项目进行展示推广。
这些年来,黄芳及团队成员主动参与了民政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牵手计划”,对接宁夏初创期社工服务机构,积极探索建立“三留守人员”社会工作精准扶贫模式,助力脱贫攻坚;同时开展校社共建,为省内外45所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平台和实习督导,搭建专业与行业连接的桥梁;始终保持对行业发展和专业实践的反思,在不同的渠道与平台为行业“发声”和“亮相”,助推行业的正向发展。
工作岗位“多面手” 项目沟通“搭桥梁”
初步形成公共文化中心地下空间、海星小区店面及周边的商业营运方案,拟落地兴业证券、平安财险等16个项目,泉州丝路法务区中心园预计3月底开园,规划建设跨境电商、工业设计等专业园区,拟推动出台《关于促进泉州中央商务区加快繁荣发展的若干意见》及招商工作方案……这是丰泽区行政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陈雅斌自1月17日抽调到泉州中央商务区丰泽区指挥部综合协调组近两个月以来带领团队取得的工作成绩单。
一头简单的齐肩发,说话干脆利落,举手投足间洋溢着干事创业的激情,有股子拼劲,这是大多数人见到陈雅斌的第一印象。作为泉州中央商务区丰泽区指挥部综合协调组负责人,陈雅斌在“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部署、助力高质量发展超越中主动发力。她全面掌握商务区指挥部各组的工作内容,建立日动态分享、周例会汇报及阶段性总结工作制度;积极推动各工作组间的沟通配合,共同完成商务区片区地块和楼宇数据摸底,城市会客厅人才沙龙、金融论坛及“两节”期间暖场活动;同时,做好指挥部后勤保障,营造暖心舒心的工作环境。
果断、干练是陈雅斌一贯的工作作风。近年来,她先后抽调参与城东快线、西华洋滞洪片区、东海法石宝盖、东海后埔等片区征迁指挥部,在征地拆迁一线出色地完成任务,为泉州经济高质量发展作贡献。无论在哪个岗位,陈雅斌总能及时转变角色,通过座谈和实地走访等,很快理清工作思路,抓住主要问题有序推进工作。2020年6月,市里决定重新启动后埔片区项目征迁。“四证明一计划”等各项法定程序多,完成时间紧,一刻也不能耽搁。“每个环节都不能有疏漏!”陈雅斌深知前期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谨性,与小组同事倒排时间,奔波于规划、发改等部门,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落实每个流程,过细每份文件和每个字眼,确保项目启动的必要环节合法有序。
无论是从西华洋滞洪片区项目到疫情防控指挥部联防联控组再到东海后埔片区,还是从后埔片区项目指挥部再到现在的泉州中央商务区丰泽区指挥部,陈雅斌已连续五年抽调到项目征迁、疫情防控一线、招商引资,在工作中,她沉稳细致,当好指挥部与部门、职能组与职能组、职能组与群众间的沟通“桥梁”,在各个岗位上展现了工作“多面手”的能力和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