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版:环湾生活周刊·创意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2年3月4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看看古人都有哪些御寒“神器”
游客在观看古人取暖器物
清明黄色绸貂皮褂
沈阳故宫首次展出的“清梅花鹿皮行裳”

近日,“温暖了故宫——清宫冬季生活用品展”在沈阳故宫飞龙阁、翔凤阁开展。展览通过“寒室有燔炙”“宫锦裹裘裳”两个单元,近60件沈阳故宫院藏文物,展现了那个年代的人们为抵御严寒,在房屋建造、室内陈设、出行穿戴上极具巧思的发明创造以及对御寒物品的优化使用,可以一窥古人面对寒冷的解决方案。

生活篇:手炉火锅精致实用

沈阳故宫博物院艺术研究部主任付博告诉记者,沈阳故宫的十王亭、清宁宫、保极宫等建筑中均采用了火炕、火地的取暖方式,其内部设有烟道,通过烟道中烟火温度逐渐升高,熏烫表面产生热量,从而达到室内取暖的需求。

除使用炭盆和熏炉补充室内温度外,展览还展出了“清画珐琅开光鸟兽椭圆手炉”“清刻花人物故事纹红铜手炉”等清宫中十分便携的取暖设备——手炉。饮食器具上则以各类具有较强实用性的火锅、火碗、温酒壶等温食,如“清银镀金寿字火碗”“清铜温酒壶”等。

服饰篇:

“清梅花鹿皮行裳”首次展出

在出行穿戴方面,“宫锦裹裘裳”单元展出的“清明黄色绸貂皮褂”“清青缎獭皮红缨秋帽”等清代宫廷冬季服装均凸显了满族人的生活习惯。付博称:“首次展出的清梅花鹿皮行裳比较珍贵,‘行裳’满语音译为‘都什希’。”此外,展厅中还有“清明黄江绸绣金龙冬朝袍”“清黄绸团龙八宝棉马褂”“清涅白顶冬吉服冠”等文物,展现了清代宫廷礼制中对冬季服装的样式、色彩、纹饰的明确规定。

(沈晚/文 中新/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要 闻
   02版:时政·要闻
   03版:时政·关注
   04版:综 合
   05版:评论·聚合
   06版:都市·社区
   07版:都市·社区
   08版:都市·民生
   09版:经济·资讯
   10版:经济·资讯
   11版:经济·财富
   12版:经济·房产
   13版:地方新闻
   14版:校园风
   15版:综合新闻
   16版:看天下
   17版:环湾生活周刊
   18版:环湾生活周刊·调查
   19版:环湾生活周刊·温陵志
   20版:环湾生活周刊·茶道
   21版:环湾生活周刊·食疗
   22版:环湾生活周刊·创意
   23版:环湾生活周刊·品味
   24版:环湾生活周刊·寻找泉州世遗的中国之最
指尖上的东方韵
可发电的环保自行车
可显示测量数值的卷尺
五彩斑斓的海藻吊灯
看看古人都有哪些御寒“神器”
银杏树叶样式的便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