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3年08月23日

全省首创 国有林场种时花

(上接第一版)

勇吃螃蟹

从“1”到“10”,以时花和绿化苗木培育拓展新赛道

以时花培育为突破口,国有林场正努力完成“1”到“10”的新赛道拓展。

各地订单慕名而来,技术借鉴“种花得木”——

作为承接科研项目最多的林场之一,龚伟勇表示,安溪丰田国有林场在转型拓展时花培育项目上,充分发挥技术及人员优势,向管理、技术要效益,通过不断改良升级基质配方、优化水肥管理等,培育出的时花种苗投放市场后,以“花期更长、花色更艳”的品质优势,获得一致好评。截至目前,除市城管局定向采购投入市政工程绿化美化外,晋江、南安、泉港等地的园林部门及私人企业也纷纷“下单订购”。

与此同时,安溪丰田国有林场的技术人员还将造林树种培育技术与时花培育技术相借鉴、相融合,以福建柏培育为例,“过去我们培育的福建柏长势总是不太好,最近我们正尝试以培育时花的基质技术来调整福建柏的土壤配方,试图调配出更适合福建柏苗木生长的土壤。”龚伟勇说,这是林场转型带来的意外收获。

激活8个市管国有林场,改良醉香含笑价值大幅提升——

同样在时花和绿化苗木定向培育这一林业新赛道上不断探索的还有另外8个市管国有林场。

根据市林业局出台的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我市将大力推进国有林场高质量绿化苗木基地建设。市林业局林木种苗站站长张莉萍介绍,全市除安溪丰田国有林场以时花定向培育外,另外8个市管国有林场根据所处区位及环境条件,结合城市园林绿化用苗通用标准和市区绿化主要苗木品种选择,分别定向培育各类优势品种苗木。

“过去,10年生的醉香含笑作为一般用材林,需再经过20年的培育方能投入市场,每株所产木材价值在100元左右。”在永春碧卿国有林场云峰工区绿化苗木培育基地,碧卿国有林场场长李永裕指着一棵10年生醉香含笑介绍,自林场启动绿化苗木定向培育以来,林场充分盘活林木资产、挖掘林木经济价值,以醉香含笑这一造林树种为例,林场在适合的季节对醉香含笑进行断根、移植入袋,通过修改整形、水肥管理等操作,经过一两年的时间可作为绿化苗木出圃,预计市场价可达300元,不仅培育时间缩短,其经济价值也得到大幅提升。

多方共赢

从“10”到“100”,高质量时花和绿化苗木基地助推乡村振兴

站上新赛道,如何以高质量苗木基地建设实现从“10”到“100”的多方共赢?龚伟勇早已算好了“共赢”这本账。

盘活低效林场用地525亩——

首先有效盘活闲置资产,包括乡镇闲置资产、林业闲置资产。龚伟勇说,时花基地尚未进驻之前,安溪湖头原先这块企业用地已荒废多年,“我们选址入驻,有效盘活了闲置资产”,同时,基地雇佣当地群众,又推动了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据悉,高峰时期时花基地需雇佣当地50余名群众。

据悉,截至目前,全市共盘活林场闲置、低效用地建设苗圃地525亩。

林场员工已创造200万元价值——

对内调动员工积极性。“自启动时花培育项目以来,林场员工从畏难到迎难、克难,大伙儿的干事创业热情全面调动起来,仅用100天时间就完成两批时花种苗出圃。”龚伟勇告诉记者,安溪丰田国有林场时花基地,预计今年可出圃时花270万株,可实现经济收入近200万元。

引入时花苗木多元竞争——

对外进一步激活市场。“同样的时花种苗,我们通过优化种植技术,时花花期更长、花色更鲜艳,同等采购成本之下,我们的时花种苗更具市场竞争力。”龚伟勇希望将时花基地打造成安溪丰田国有林场一个“移动的阵地”,“过去林场就在深山里造林,而今我们通过建设时花基地走出深山,我们培育的时花种到了中心市区,务林人以全新的姿态参与生态建设,为城市发展增光添彩”。

打造可持续发展产业,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郑进锡介绍,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市林业局把时花和绿化苗木定向培育工作纳入林业改革发展和林场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并立足国有林场资源现状和土地潜力,制定2025年、2027年基地面积分别达到1500亩、2590亩两个阶段性发展目标。截至目前,培育绿化苗木37932株,完成年度任务的108.6%。“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城管部门的联系和对接,将科技与生产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时花、绿化苗木的数量和质量,在满足市政需求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努力把时花和绿化苗木打造成为市管国有林场的一张靓丽名片、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为‘绿满泉城’作出林业应有的贡献。”

--> 2023-08-23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40822.html 1 全省首创 国有林场种时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