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郭芳蓉 通讯员林君)当你打开一个游戏,突然有人上线攀谈,称有低价装备,还可高价收号、提供代练等,要注意了,这很可能都是陷阱。暑期是游戏类诈骗的高发时期,近日,泉港区的王先生就被不法分子以高价收号的方式骗走了钱款。
“我只是想卖游戏账号,结果被骗了25800元……”近日,王先生到派出所报案求助。原来,王先生在玩“NBA2K online”游戏时,遇到一个想要购买游戏账号的玩家,对方称愿意以4800元的价格购买王先生的游戏账号。王先生觉得价格合适,便同意了交易。
随后,对方称微信转账不放心,要求在名为“厚茉宝”的APP交易平台上进行账号交易,王先生没有多想,就在这个平台上注册了账户,等待对方转账。很快,王先生的平台账户上收到了4800元的交易金额,当他准备提现时,平台客服提醒说需要充值同等金额,才可将平台资金一并提现。王先生按对方要求,向指定银行卡转账了4800元。转账后,王先生发现账户提示被冻结。平台客服这时又称,因为王先生操作超时,需要再转16000元,才可以解冻账号。于是,王先生又向对方转账16000元。
此时,客服又以未按要求转“带有小数点”的金额为由,让王先生继续转账。王先生又将仅剩的5000元积蓄转给了对方,并表示已经没有资金了。直到对方再也没有回复,王先生才发觉被骗了。
警方提醒,游戏消费要量力而行,不要轻信“低价充值”和“高价收购”,买卖游戏道具需通过官方渠道进行。一般以各种名义要求收取费用的都是诈骗,特别是“交手续费”“账号解冻”“押金”等,都是骗子的老套骗人手段,切勿上当。其次,要提高防骗意识,不轻信网友,不乱点网友发的链接,不在网上兼职,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防止被骗。一旦遭遇诈骗,要准确记录骗子账号、联系方式,保存相关转账凭证、聊天记录,并尽快拨打110报警。
相关链接
防骗小知识
1.游戏币、游戏点卡虚假充值
骗子在社交平台推广充值游戏币、游戏点卡优惠购买的广告,诱导受害人先付款,制作虚假的各种游戏界面和充值界面截图,发送截图给受害人获取信任,对其实施诈骗。
2.游戏账号、装备虚假交易
骗子发布游戏装备、游戏账号的广告信息,诱导受害人在架设的虚假游戏交易平台进行交易。部分案件中,骗子让受害人提供游戏账号和密码、登录服务器区域、登录的手机系统,最后通过登录受害人游戏账号,冒充该受害人诈骗其游戏内其他好友。
3.升级代练游戏账号
骗子借助各类平台发布大量虚假广告,称可以低价代练游戏账号,诱使那些急于求成的受害人将自己的游戏账号密码交给骗子,并要求受害人先支付一部分费用,骗子收到钱款之后再把受害人游戏内的装备、游戏币等洗劫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