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外公讲了一句闽南话,我们都很震惊。这次外公能回到心心念念的家乡,真的很感激家乡的村干部和热心乡亲。”近日,22岁的李艺琳及其亲人通过电话向记者分享了不久前与外公“返乡之旅”的感受,“成为我人生中的一段难忘经历。”原来,她76岁的外公魏金虎寻根数十年,最终在南安眉山乡侨联和大眉村村委会及热心乡亲的帮助下,从广州来到泉州见到了家乡亲人。
□本报记者 陈灵 黄耿煌 通讯员 石倩雯 文/图
为圆寻亲梦 家人一起回家乡旅游
“多年来,父亲顾虑到我们工作繁忙,虽未经常提起寻亲这件事,但总会不经意流露出思乡情,尤其是逢年过节时。”魏金虎的女儿魏善芳说,此前由于父亲的身体原因、疫情等因素,没能成行。后来,表姐跟旅游团来泉州旅游时,也尝试寻找,可惜没有找到。“我们从未放弃寻根的念想。眼看父亲年纪越来越大,我们决定今年做成这件事。”家人最后定于7月22日前往泉州。
“我很小的时候,外公就常说自己是福建人,很想回家乡看一看。我们原计划先到泉州市区旅行两天,再租个车到大眉村走走逛逛。出发前一晚,我心想,去都去了,希望能收获更多。我在网上搜索南安大眉村,看到‘爱在大眉’微信公众号招聘启事留下的手机号,觉得村干部可能认识的人比较多,说不定能帮忙找到亲人。”李艺琳说,7月22日乘坐高铁时,她联系上了大眉村村委会副主任魏冬莹。外公得知有村干部帮忙,更加期待了。
抵达泉州后,7月23日和24日,李艺琳一边与村干部保持沟通,一边陪外公外婆、姨妈和表弟逛景点,还看了木偶戏。令他们惊喜的是,村干部很快帮他们找到了亲人。“24日晚,想到多年来的心愿终于达成,外公很激动。”
村干部牵头 村民接力帮助寻亲
“你好,我外公祖籍是大眉的,但是在外地出生一直没有回来,最近我带他回来寻根,想寻求大眉村委会的帮忙。”魏冬莹告诉记者,7月22日下午,他接到这样一条微信好友添加请求。作为村干部,他同时也是眉山乡侨委,近年来,眉山乡侨联为了弘扬寻根文化,加强海内外乡亲之间的联系,多次搭桥牵线,帮助华侨寻根问祖,如今年3月4日,眉山乡侨联为旅居马来西亚的侨亲魏木维找到在大眉的亲人。因此,收到李艺琳的求助后,他立即上报侨联,根据魏金虎提供的线索开启了寻亲路。
他了解到,魏金虎的父亲魏尚年轻时去了厦门,在厦门与梁汝枝结婚后,夫妇俩便和大眉亲人等乘船去马来西亚谋生,生有四男三女,后来又举家与堂弟魏文发迁回祖国。魏尚全家移居广州珠江华侨农场,魏文发则回大眉村居住,期间曾有书信往来。然而时过境迁,他们逐渐断了联系。
魏冬莹从2010年修撰的《眉山魏氏族谱部续》着手,发现并未收录魏尚的信息。他把寻亲信息发到大眉乡亲微信群,又向参与收录族谱的魏德钟等人了解,找到了几个相似的名字,不过最终都发现信息不符。他并未气馁,又翻阅《眉山魏氏族谱酉部》,找到“魏文尚”的名字,将生辰时间、娶妻生子等信息与魏金虎家人核对,终于确认这位“魏文尚”便是魏尚。
一句闽南话
道出数十年思乡情
7月25日12时许,魏金虎一行来到大眉村委会,来不及吃午饭,便迫不及待想见到亲人。在魏德钟的指引下,魏金虎来到父亲曾经住过的老屋,见到了苦苦思念的叔叔魏文发夫妻的遗像,此时老人已泪眼婆娑,多次擦拭着眼镜。“爸爸去世前,一直说要回乡寻根,今天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魏金虎没想到,他们苦寻数十年无果,如今只是一条信息,就使得寻亲过程变得如此顺利。
在与家乡亲人一起吃饭时,寡言少语的老人突然用闽南话说了句:“大家吃完它。”李艺琳说:“外公看到了家乡的风景,喝到家乡的水,吃到家乡的饭,感觉很亲切。外曾祖父在世时,他们父子俩会讲闽南话,外曾祖父过世后,就没人和他说了。此次回到家乡,听到周围的父老乡亲讲闽南话,乡音的记忆被勾起。我从来没听他讲过,也很震惊。这次能帮外公寻根并回到外公的故乡,很受触动。”
“血浓于水,纵使山海相隔,骨肉亲情难以割舍。”魏冬莹说,魏金虎及家人和家乡亲人们互留了联系方式,表示以后会多联系、多走动,让亲情这根纽带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