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3年08月31日

“老来瘦” 要警惕肌少症

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殊不知,老年病中就有一种以“瘦”为主要特点的疾病,称为肌少症,主要表现为肌肉量减少,肌肉功能下降。

人体全身共有600多块肌肉,一般来说,在40岁之前,肌肉的质量会逐渐增多,肌力逐渐增强,直到40岁左右时达到顶峰并保持,待50岁以后,人体骨骼肌的量逐渐减少,肌力逐渐下降。有研究发现,50岁以后,人腿部肌肉的质量每年减少1%—2%,肌力每年减少1.5%—5%。

中国人群肌少症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老年人肌少症的患病率为8.9%—38.8%,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且随年龄增长,肌少症的患病率显著增加,80岁及以上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可高达67.1%。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副主任全科医师杜振双介绍,随着现代人工作、生活方式不断变化,互联网时代下产生久坐一族,加上现代人多爱减肥,又不注意减肥方式,会增加肌肉的流失,肌少症的发生逐渐呈现年轻化。

如果肌肉量以及肌力下降的速度超过了正常范围,导致老年人出现体重下降、全身乏力、走路变慢,甚至经常出现不明原因的跌倒等症状时,我们就要警惕肌少症的可能。

杜振双提醒,肌少症应该根据病因治疗,如果老年人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比如慢性心肺疾病、肿瘤、炎症等,首先要治疗这些原发性疾病。对于营养摄入不足或锻炼减少引起的肌少症,要进行营养、锻炼、药物等方面的针对性治疗。

久坐不动、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与肌少症的发病明显相关,同时也是加速肌少症进展的重要因素。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不但能预防肌少症,也是治疗肌少症的最基础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比如生长激素、雄激素理论上可以促进肌肉的合成,增加肌肉含量,但长期服用药物的安全性缺少充足证据。

总的来说,对于老年人而言,肌少症预防的重要性大于治疗,营养处方和运动处方可以很好地防治肌少症。□本报记者 张沼婢

--> 2023-08-31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42314.html 1 “老来瘦” 要警惕肌少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