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意外。一旦发生骨折伤害,当事人不仅身体痛苦,心理上也会出现悲伤情绪。其实,对于已经发生的事,应积极就医治疗,不必忧心忡忡,伤愈之后生活同样精彩。老中医林禾禧介绍,闽南一带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跋折脚骨倒勇”,就有这样的意思。
“跋折脚骨倒勇”意思是指腿脚骨折经过治疗恢复之后,骨头反而比之前更牢固,腿脚也更有劲。“这是有一定医学依据的。”林禾禧指出,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多数患者骨折后,经过及时恰当的治疗都能愈合,并恢复原来的功能,且在刚开始愈合之后的一段时间,确实比以前正常情况下要略微结实一些。
这是因为骨折刚刚愈合之后,会有相对较为大量的骨痂包绕在骨折断端,像胶水一样粘上厚厚一圈。骨折断端已经愈合,再加上这些多出来的外骨痂,就会使骨折部位比以前更结实。当然,这种情况并不是一直存在的,通过机体骨痂塑形改造,没有用处的骨痂会被逐渐吸收,而有用处的部位将会逐渐的加固。
此外,这句谚语不仅揭示了骨折的预后状况,同时蕴含了深刻的生活哲理,常用来比喻因祸得福,引导人们客观向上面对生活。挫折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常也能带来意外的收获。因此,人们在遇到困难或者挫折的时候,不要丧气,相信生活是美好的,要更努力地生活,接下来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本报记者 许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