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3年09月04日

治理“家修服务”乱象

需要多方发力

□叶金福

“小病大修”、虚构故障问题突出;收费规则不透明、乱收费现象较普遍;虚假宣传免费上门等问题高发;假冒官方售后人员现象普遍;服务规范性有待提升;订单取消后退费周期过长。这是浙江省消保委今年上半年对在线家政平台、相关搜索平台开展专项消费体察发现的问题。(8月30日《工人日报》)

众所周知,疏通下水道、家电维修、开锁等是很多家庭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需要的服务,但由于绝大部分消费者对家政维修服务的“内幕”知之甚少,因而在家政维修时屡屡挨宰,不是遭遇“虚构故障”“巧立名目”,就是遭遇“小病大修”“坐地起价”。“家修服务”乱象不仅饱受消费者的诟病,而且也成了消费投诉的热点。

其实,为了规范家政维修市场,早在2012年实施的《家电维修服务业管理办法》就明确规定:家政维修经营者应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悬挂营业执照,明示服务项目和配件的收费标准、质量规范、质保期限以及投诉电话。但笔者以为,治理“家修服务”乱象仅有“管理办法”还不够,还需多方发力。

首先,平台要尽职。互联网家政维修平台应尽到事先审核义务,比如维修厂家是否具备资质、维修水平是否达标。若是因此给消费者造成损失,平台就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其次,监管要到位。政府监管部门作为市场监管主体,对家政维修服务行业应当多一些突击检查,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建规立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逐步完善行业标准,提高维修行业准入门槛。

其三,行业要规范。相关部门不妨加强对家政维修行业的职业规范和诚信经营教育,创新售后服务方式,比如建立直营的“快修快赔点”等。此外,商家还应当对零部件费用以及上门维修的各类服务费用、服务时长进行明码标价,进行网上公示,便于消费者查阅和监督。

同时,消费者也要理性。在选择家政维修平台时,要擦亮眼睛,货比三家,最好选择有线下实体店、口碑好、监管措施比较严的大型家庭维修平台,以避免“挨宰”。

笔者相信,只要平台尽职,监管到位,行业规范,再辅以消费者理性,就一定能有效治理“家修服务”乱象,从而给消费者营造一个透明、合理、优质的家政维修服务消费环境。

--> 2023-09-04 □叶金福 治理“家修服务”乱象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42938.html 1 需要多方发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