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3年09月13日

宝宝脖子、耳后的软疙瘩,可能是淋巴结,大部分淋巴结肿大是良性的

淋巴结肿大 这些情况必须就医

淋巴结肿大、疼痛是身体向你发出的疾病报警 (CFP 图)

不少宝宝脖子上长了个豆子般大小的肉疙瘩,一按还能动,不疼不痒,不久就消失了。其实这种小肉疙瘩在宝宝身上很常见,多半是淋巴结,有的宝宝会在生病发烧后出现淋巴结肿大,被家长看到、摸到。

那淋巴结到底是什么呢?会不会变成恶性的?针对家长的疑问,记者采访了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感染科医生李雅芸。

宝宝身上的淋巴结是什么

7岁男生悠悠(化名)的妈妈就遇到这种情况,刚开始还以为是蚊子包,可这“包”迟迟不退去,按压也无疼痛感,悠悠妈妈以为孩子是长了什么东西,赶紧带到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经过相关检查,好在悠悠的“蚊子包”只是生理性淋巴结。

儿科门诊中,经常有家长反映这么一个情况:很多细心的宝妈们,当他们给娃洗澡时,突然摸到颈部有黄豆、绿豆、蚕豆,更有甚者是鸡蛋样大的肿物,有些娃甚至因触痛而排斥妈妈的触碰。

“淋巴结由淋巴细胞集合而成,遍布全身,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每个正常人均有大量淋巴结,是人体一个正常的组织结构。”李雅芸说,“淋巴结按其位置可分为浅表淋巴结和深部淋巴结,一般只有比较表浅的部位才可触及,如颈部、颌下、锁骨上、腋窝、腹股沟等,随着超声检查的普及,其他各处及深部的淋巴结也能被发现,如儿童常见的腹腔淋巴结。”

正常人浅表淋巴结很小,直径多在0.5厘米以内,表面光滑、柔软,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亦无压痛。当淋巴结肿大时,可摸到皮肤下有圆形、椭圆形肿块或结节。

好好的淋巴结

为何会肿大

很多2—8岁的小孩淋巴结增加比较活跃,容易出现生理性淋巴结肿大,但不要误以为它是矫情,淋巴结肿大、疼痛恰恰是身体向你发出的疾病报警。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很多,不同部位的淋巴结异常,预示不同疾病。

颌下淋巴结肿大:多与口腔、面颊部炎症相关,在鼻、咽、扁桃体等上呼吸道细菌感染,以及结核、白喉、猩红热等疾病常见。

耳前淋巴结肿大:常由眼睑、颊、耳颞部发炎引起。

枕部淋巴结肿大:多见于头及头皮疾病,也可见于风疹、麻疹等疾病。

肿大的淋巴结是人体的烽火台,是一道机体杀菌、杀毒的防御屏障。也就是说在儿童期,大部分淋巴结肿大是反应性或是炎症性的。

宝宝身上出现淋巴结

需要担心吗

李雅芸认为,大部分淋巴结肿大是良性的,不必太担心。

小儿发生炎症感染,但是无出现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而是耳后、颈部、颌下可能会摸到像黄豆一样、像花生米一样大小的淋巴结(如﹤1.0厘米),这样的淋巴结大多是圆形或椭圆形,摸起来没有疼痛感,它的活动性非常好,像这样的淋巴结不用担心。

淋巴结持续肿大,易融合成块,不易滑动,淋巴结在一两周内迅速增大,较硬而有弹性无压痛的淋巴结要考虑淋巴瘤;若肿大的淋巴结饱满、与周围组织固定而不具压痛,则要小心是否为恶性肿瘤或其他癌细胞转移所致。这些情况就需要及时就医。

由感冒、发热、牙发炎等引起的肿大,症状好转后不会突然消失,会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甚至有些淋巴结肿大多年或一辈子都不会消失,但不影响日常生活。

然而,当淋巴结出现肿大越来越明显且质地较硬,有可能是淋巴结核或淋巴瘤,建议及时就诊。

□本报记者 张沼婢

--> 2023-09-13 宝宝脖子、耳后的软疙瘩,可能是淋巴结,大部分淋巴结肿大是良性的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44475.html 1 淋巴结肿大 这些情况必须就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