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新工业时代正在到来,能源供应体系的重塑和工业降碳是其核心驱动力。中国的“十四五”规划、欧盟的绿色协议、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印度的节能法案、日本的绿色增长战略均表明,世界主要经济体正争相引领眼下由零碳技术引发的新工业竞速。
总部位于布鲁塞尔的智库“战略视角”最新发布的报告全面分析了中国、欧盟、美国、印度和日本在能源和工业转型上的驱动因素和表现。数据表明,中国在多个领域存在优势,欧盟和美国在加速补短板。印度和日本也仍在竞争之列,但表现略显逊色。尽管日本经济具备潜力,但它似乎错过了新工业时代的关键机遇。
中国是零碳技术竞赛中显而易见的领跑者。报告称,去年,中国是全球零碳技术投资的最大贡献者,欧盟和美国紧随其后。仅中国的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就将占到2023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的55%,全球一半以上的电动汽车在中国的道路上行驶。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统计,2023年上半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猛增22%,高达3580亿美元,创下同期历史新高。其中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投资高达1770亿美元,占全球投资额近半,蝉联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投资市场。
中国在太阳能和电池供应链的构建上遥遥领先,零碳技术制造创造了数以百万计的新就业机会和新经济活动。报告认为,中国在风能和热泵行业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扩大,给欧盟和美国等竞争对手带来了压力。
2022年,欧盟绿色产业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风、光发电创下占总发电量22%的历史新高,低碳能源转型技术的投资额达1800亿美元。欧盟还是全球第二大电动汽车市场。美国近些年的能源转型投资呈现上升趋势。2023年上半年,美国可再生能源投资处于全球第二位,投资额为255亿美元。(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