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精神,日前,晋江市工信局和晋江市科技局及中国制造之美组委会共同牵头,在晋江举办2023制造业交流大会暨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对接会。大会围绕“数智融合 赋能专精特新”主题,吸引超百位企业界精英共同学习交流,政企各界畅所欲言,共话如何助力优质企业专注主业,深耕专精特新赛道,跑出晋江发展新速度。□本报记者 王宇静 通讯员 张振裕 文/图
政企合力
创新产业梯队形成
专精特新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南方向,也是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的制胜法宝之一。近年来晋江坚持政策激励、标杆引领、辅导培训多措并举,致力于引导企业专注主业、精耕细作,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截至目前晋江已孕育了82家专注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优、产业支撑作用大的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晋江市工信局局长林永红说,这部分企业的创新力已成为地方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政府部门将继续为业界提供细致的服务,搭建更多交流平台,引领推动业界学习借鉴标杆经验,对接各类创新资源,加速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进程,抢占市场先机,赢得发展主动权。
据悉,除了82家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外,晋江还培育了201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形成创新产业梯队。其中有八成企业属于工业基础领域企业,为国内外知名大企业提供配套。超七成企业深耕行业十年以上,去年平均利润率在10%左右。
活动当天,晋江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针对何为专精特新、相关新规奖励条款、国家省市各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评价标准进行细致解读。当天还有近60家企业获评“中国制造之美——福建区”质造优品企业,占全国获此荣誉企业的三分之一强。
创新+数智 再创发展新机遇
在当天活动的交流环节,与会各界人士均认为,想要更好地助力企业往专精特新赛道发展,必然少不了创新与数智赋能两大助力。
“创新才能让企业在红海中获胜。”在主题分享环节上,三六一度(中国)有限公司研创中心主任魏书涛提及,创新是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更是企业从小做大,由弱到强的必行之路。
针对如何做好创新命题,魏书涛首先建议地方政府部门要加大引导高级人才入企力度(尤其是民营企业),才能将企业的需求真正地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能力对接。其次建议企业要重视主业,聚焦研究目标消费者需求,用未来的技术满足当代市场需求,在支撑消费者对美好生活需求的产品的同时,驱动资本市场的成长。比如,耐克的专利达7万件之多,2023年的全球营业额512亿美元,而国内体育品牌的专利数量和营业额与之相差甚远,这表明创新力度与利润率紧紧相扣。晋工新能源总经理陈德伟也特别结合企业精耕挖掘新能源工程车领域的经验补充提出,创新需要持之以恒,永无止境。
“数字化可以为专精特新提供升级路径,也可为研发创新提供有效数据决策支撑。”晋江市产业数字化服务协作联盟秘书长章水德在数智赋能方面提及,每个企业都将是数字化转型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数智升级并不难,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本质就是工具革命、效率革命、决策革命,让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对内优化供应链体系,减少人力;对外利于及时找到消费者的痛点需求,为创新指引方向。中国制造网福建区域经理李旭亮则直接向业界介绍AI智能数字员工这一数字化应用工具。他说,数字员工主要针对跨境外贸的客服销售需求,可以成为企业非常好的助理帮手。“数智时代已经到来,期待更多有益资讯对接,让企业在专注主业的同时,快一步了解需求,获取升级助力。”与会的企业家林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