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3年09月15日

欧盟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

9月5日,人们在德国慕尼黑国际车展城市公共展示区的小鹏展区参观。 (新华)

或许是中国电动车企在慕尼黑车展上抢尽风头,伤到了老牌汽车生产地欧洲的自尊心。

当地时间9月1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欧洲议会发表第四次“盟情咨文”时表示,欧盟委员会将启动一项针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

“全球电动车市场充斥着平价的中国汽车,它们的价格之所以低,是因为获得了巨额的国家补贴,而这正在扭曲我们的市场。”冯德莱恩在讲话中强调了电动汽车对欧洲环保经济的重要性,她表示,“欧洲对电动车竞争持开放态度,但不接受‘向下竞争’。”

中国电动车成欧盟“眼中钉”

反补贴调查,是指当进口产品以倾销价格或在接受出口国政府补贴的情况下低价进入国内市场,并对生产同类产品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实质损害威胁的情况下,世界贸易组织(WTO)允许成员方使用反倾销和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反补贴的措施是限制进口或征收反补贴税。

欧盟委员会表示,该反补贴调查可能需要长达13个月的时间,以确定是否对中国出口的电动汽车征收惩罚性关税。

需要注意的是,欧盟委员会的调查决定将不仅对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产生影响,还可能波及宝马、特斯拉等中国制造的非本土品牌车型。

冯德莱恩解释称,“欧盟此举只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不公平做法的侵害,为了降低风险,而不是要与中国电动汽车供应链脱钩。”德国和法国两大欧盟核心国也在官方层面明确支持了该决定。

不过,欧盟内部对调查仍存在分歧。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代表认为,启动调查需要更谨慎的决策,因为必须考虑来自中国的反应,“德国汽车公司目前在中国投资巨大,与中国的贸易战可能使损失大过潜在的收益”。

中方回应:坚决反对,强烈不满

“中国电动汽车及上下游产业链企业不断创新,并在激烈的中国本土市场中累积出了整体产业优势。这种优势不是凭借所谓巨额补贴而形成的。”针对欧盟委员会的反补贴调查,欧盟中国商会当即发表声明表达了反对,“我们敦促欧盟客观看待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而不是随意动用单边经贸工具来阻止或提高中国电动汽车产品在欧发展和经营成本。”

9月14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回应,就欧盟领导人宣布即将对我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事,中方表示高度关切和强烈不满。中方认为,欧盟拟采取的调查措施是以“公平竞争”为名行保护自身产业之实,是赤裸裸的保护主义行为,将严重扰乱和扭曲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并将对中欧经贸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中方敦促欧盟从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以及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大局出发,与中方开展对话磋商,为中欧电动汽车产业共同发展创造公平、非歧视、可预期的市场环境,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共同致力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的努力。中方将密切关注欧方保护主义倾向和后续行动,坚定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不要被中国吓到”

对于欧盟的非难,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这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强大后的必然伴生现象,强大了才有人关注,有人感觉不舒服。”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步走高,全球电动化转型趋势下,中国汽车行业凭借新能源实现“弯道超车”的路径越发清晰。同时,中国汽车出口量的攀升或许也令欧洲大感威胁。

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我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出口量达107万辆,同比增长58.1%,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24.8万辆,同比增长1.1倍。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对欧洲汽车出口量占中国整车出口总量的比重从2018年的5.7%升至39.1%。

从国产车企自身的战略布局看,近两年也纷纷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截至目前,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已进入15个欧洲国家,在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开设了超140家门店;长城汽车今年上半年海外销量同比增长80.2%,创历史新高;蔚来(NIO.US)、小鹏等主要新势力车企此前主要通过挪威、丹麦等北欧国家进军欧洲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电动车企所带来的震慑力在不久前的慕尼黑车展上得到证实。据外媒报道,今年参展的厂家中约40%来自中国,比亚迪、小鹏、阿维塔等展台被围得水泄不通。德国总理朔尔茨亲临现场并宣布政府投资1100亿欧元以激励“德国制造”,并表示德企“不要被中国吓到”。

向下竞争是假 高端向上是真

事实上,欧盟委员会提出的中国电动汽车凭借国家补贴低价“向下竞争”,似乎很难“站得住脚”。出口欧洲的国产车价格普遍较国内价格翻倍,比如,比亚迪海豹售价为4.5万欧元(约合人民币35万元,国内18.98万元起),汉EV售价高达7.2万欧元(约合人民币50万元)。

欧盟委员会表示,中国在欧洲售出的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已经上升到8%,并有可能在2025年达到15%。这一快速增长的市占率是由中国电动车相较欧洲车型普遍存在20%左右的价格优势所致。

首先,依靠国家补贴换取的低价优势一说,崔东树辩驳道:“中国新能源补贴在2022年底已经完全退出,而且为了公平竞争,国家要求地方在2018年底开始就不能给新能源车补贴,规范市场秩序。随后国家补贴有序退出,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强大。”

其次,在国产车企走出去的过程中,性价比已不是唯一的武器,反而在尝试高端化、向上走。蔚来在进入欧洲市场时,就明确表示其主要目标群体是中高端汽车品牌消费群体,并准备好与奔驰、宝马、大众的电动汽车竞品作本土市场竞争。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当前中国电动车并不以低价为卖点,竞争力来自技术积累、质量控制、用户体验。

今年7月,大众汽车宣布投资10亿欧元在合肥建立电动汽车创新中心,并确认了大众及其豪华子品牌奥迪将分别与小鹏、上汽达成技术合作;随后,欧洲第二大汽车集团Stellantis也传出寻求与零跑汽车合作。能够实现技术反哺,绝非低价就能促成。(银财)

--> 2023-09-15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44833.html 1 欧盟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