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码头怀想
空荡荡的一大片海水磨得光滑的石板地,为了站立一座醒人耳目的镇风塔,为了摆满大海永不涸竭的慷慨馈赠,为了堆放来自五洲四海千箱万担运载不尽的情意。
石塔每时每刻祝福接踵而来的商船,深情梳理着凌乱的海风。
石塔不怕孤单,纷至沓来的喧闹是它最称心如意的伴侣。
石塔上的佛念念有词,保佑着前方风平浪静;石塔下延伸的船形墩台,保持着犁向前方的姿势,静静地等待着踏向它的浊重脚步……
空荡荡的一大片风雨不愿久住的石板地,时刻迎候着阳光飞瀑的冲洗,抑或云霞雷电的镀染。
当年奔忙的风早已老去,历史的缆绳没能牵住功劳卓著的“福船”沉没,但江口码头连接偌大古城水陆转运的磅礴作为永不消泯!
八卦沟寄情
如同明万历《泉州府志》所云:“罗城、子城内外濠沟,如人之一身,血脉流灌,通则俱通,滞则俱滞。”一条条沟系着古城的生命,一条条沟按古代伏羲八卦与方位相配学说,放置八卦瓶,播下排水的神机妙算。
流淌于泉州史册的八卦沟,唱响一支旷古未闻的水的谣曲。
如今只有清水泛波映照我伫立凝望的神情了,我目送着一根浮游的水草慢悠悠漂远。
二十里的八卦沟,大濠皆叠砌筏形堰岸,历经时光的冲击而坚挺负载岁月的重压。自北而南,或畅通,或转折相连,或自由行走,都有出水口将过多的落雨汇到外城濠,导入蜿蜒晋江,融进滔滔大海。
如此完整的排水系统,以花岗岩的坚固,以汩汩流水的默契,叙写着泉州人的梦想与智慧。
令人惊叹的是唐刺史赵棨“于郡城东南开天水淮以肥沃南洋之田”的创意,这一大手笔写下了泉州八卦沟排水且肥田的壮美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