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万物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专注为制造企业提供一站式、全链条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与产品服务。企业自主研发IOT平台、工业互联网运营平台等,致力于构建区域级数字化生态,助力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今年,万物智联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谈及企业发展的“独门绝技”,该企业副总裁章水德说,他们以做平台和生态为方向,以共建共赢为服务模式。与华为合作,并依托晋江市产业数字化服务协作联盟,提供一站式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提高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率。
□本报记者 黄文珍 通讯员 洪家鸿
建立协作联盟 集结优势资源全链条服务
在技术浪潮的更迭中,作为一家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服务商,创新始终是企业迸发持久生命力的源动力。2021年4月,在晋江市政府的牵头下,万物智联与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华为(晋江)工业互联网云孵化中心,为企业提供云资源及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加速企业迈向云端走向数字化。据介绍,云孵化中心围绕制造业研、产、供、销、服等数字化需求,聚合生态伙伴资源、能力及服务,为众多类型工业企业提供端到端数字化服务。
“通过与华为的合作,我们也能学习与承接他们的资源、能力、体系、路径等,并转化为自身的服务能力,将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在本地沉淀。”章水德告诉记者,合作以来,双方合力邀请行业专家举办数字赋能沙龙活动、分享数字化转型前沿技术、开展数字化专题培训、调研诊断企业数字化需求,提供针对性数字化产品及方案等多样化服务,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今年4月,万物智联牵头组建的晋江市产业数字化服务协作联盟成立,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一站式、全链条服务。“通过联盟,我们可以集结到多方优质资源,为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展开一站式服务。”章水德透露,不同于一些信息化企业仅仅是销售信息化系统或做一个信息化项目,联盟会先从源头上诊断、梳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企业数字转型的过程与路径。
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并行不悖。据介绍,这几年,万物智联每年在研发投入上的花费达一两百万元。其中,去年研发投入153万元,占营收的6%。截至目前,拥有有效知识产权439项,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13件、软件著作权108项。
共建共赢模式 降低数字化转型成本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已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可逆转的趋势。“数字化转型是一种变革。如何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提高其成功率是我们服务企业的着力点。”章水德告诉记者,万物智联通过分行业建立标杆的方式,形成可复制、可对标的模板,逐步建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认知。目前,他们已在纺织、鞋服、建材、食品等行业建立了5个标杆企业,今年着手在装备行业建立标杆企业。“目前,签约合作客户已超100家。”
章水德说,他们采用与企业共建共赢方式,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比如,企业有数字化转型需求,企业出场景、双方共同出资,联合开发,数字化成果共享。再将成果做市场化推广,收益双方共享。这样既能降低成本,也更符合企业个性化需求,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系。”
数字化转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小企业信息化先以解决效率为主;有了信息化基础后,效率和效益成为关键。”章水德告诉记者,万物智联走两大技术路线,第一条是提供信息化服务路线;第二条是以工业模型为支撑,建立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一体化云平台,帮助企业将数据变为资产,解决企业经营战略问题。“比如,通过IOT设备物联,福兴拉链上千台设备数据得以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