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3年09月22日

供应链金融增量扩面获“省级优秀”,积极创新探索产业基金招商模式

南安:浇灌实体经济“茂林” 助力产城人文新融合

南安金融持续为企业提供高效、低成本资金支持,助力产城人文新融合。

南安签约落地产业基金(李想 摄)

南安金融客户经理入企了解复工复产情况

南安金融机构助理深入田间了解农场受灾情况

南安靠工业发家,以实体立市。实体经济发展“茂林”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浇灌。在南安产城人文新融合,现代化城镇建设进程中,时刻可以感受到来自金融业创新服务的强大推动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全方位支持实业发展,尽全力帮助实业降本增效等“本职”规定动作之外,南安金融业对标当地产业链集群整体升级换档,“项目奋战年”抓紧推进项目落地招商的两大需求,走出了自己的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在助力产业链升级方面,着重加大供应链金融增量扩面工程工作,截至8月末,南安金融机构供应链金融融资余额达75亿元,惠及300多家中小企业;在招商引资领域,进一步探索产业基金招商新模式。南安正全面实行多层次政府引导型产业基金投资模式,产业引导基金总规模已达48亿元,成为带动优质项目落户南安的活水源泉。

□本报记者王宇静 通讯员丁永源 李静如 文/图

见成效

“三链”合力壮大

供应链金融服务面

在全省率先试点,南安市供应链金融增量扩面工程获评2022年度福建省“一县一品 贷动‘闽’生”专项行动十大优秀项目。

提起南安,不少人能联想到“世界石都”“建材之乡”。为进一步发挥“大手拉小手”,以行业龙头企业为首,众多配套中小微企业齐头并行的产业发展格局优势,南安积极贯彻落实福建省“一县一品 贷动‘闽’生”专项行动工作部署要求。南安市财政局与人民银行南安市支行、南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多部门联合制定出台《南安市供应链金融增量扩面工程实施方案》,在全市全面启动供应链金融增量扩面工程专项行动,充分利用中征平台,大胆实践,在全省率先试点,形成以核心企业九牧厨卫为带动的中征平台在线供应链融资模式。南安市供应链金融增量扩面工程因此获评2022年度福建省“一县一品 贷动‘闽’生”专项行动十大优秀项目。

围绕“提升供应链金融发展水平,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目标,南安创新通过“三链”合力开展供应链金融增量扩面工程。

首先是政策“稳链”。加强部门联动,充分发挥政策合力,集结多部门力量,筛选出辖区97户龙头企业清单,推送银行无缝对接,帮助链上中小微企业实现融资。“对通过权威融资平台参与应收账款融资的核心企业给予融资年化金额不超过1%的奖励。”南安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其次是科技赋能“强链”。通过借助各类供应链服务平台,促进产业链供需匹配。例如借助融资服务平台指导辖内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相继与行业龙头企业对接,形成基于“银—征—企”三方系统直连的在线应收账款融资链条,帮助核心企业供应商实现批量、快速线上融资。

第三是生态场景“固链”。南安持续创新推出“N+1+N”融资模式。指导辖内金融机构与九牧集团成立“产业金融研究工作室”,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和定期互动机制,制定以“信e链”“经销e贷”等产品服务产业链上下游客户的“N+1+N”融资方案。为核心企业遍布全国的多级供应商提供“一点接入、全行共享、可拆分流转、多层穿透”的全流程线上应收账款融资业务。

勇创新

“基金招商”新模式 助力精准引资

今年,南安创新成立的产业引导基金总规模达48亿元,已对接项目50个。

大拼经济,大抓发展。年初,南安便吹响了“项目奋战年”号角,上半年成功策划生成224个项目,漂亮成绩单的背后依然有着南安金融强大的推动力量。

今年来,南安在沿用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传统招商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基金招商”新模式,充分发挥基金杠杆作用,为地方招商引资注入了新鲜活力。

今年三月,南安市人民政府、中信银行泉州分行、信银基金管理公司、海克斯康公司四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标志着南安市与国内头部基金机构合作走向深入。随后成立了南安市第一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南安招荣投资基金,通过“基金+产业”模式,致力帮助更多有资源的企业来到南安开展产业合作。 当下,南安金融业正全面实行“N+X”多层次政府引导型产业基金模式,整体形成48亿元的产业基金大盘。

今年5月南安开展基金招商活动,邀请多家国内科技行业的领先企业到南安考察交流,进一步向各地优质项目发出南安产业基金的创新声音。在基金招商座谈会上,与会多家知名企业负责人肯定了当地用活产业基金池,加大杠杆扶持效应的创新作为。合肥健天电子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且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数模混合芯片开发商,公司首席执行官韩正琪表示,生物医药等领域前期投入的费用特别大,周期也比较长,南安有基金资本的助力,对研发型企业特别有吸引力。当天多家企业表达了合作意向。

具体参与产业基金运营的招商局资本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刘欢表示,“基金+产业”的创新招商模式针对性更强,政府出资的杠杆效应更大,更利于起到放大和精准引资的效果。

产业基金的益处也不仅在“招商”环节。南安市财政局透露称,南安产业基金将重点围绕高端智能制造、新能源、半导体、光电信息等新兴技术产业为主要的投资方向,辐射石材、水暖等南安市支柱产业。根据今年三月份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南安市与信银基金管理资管合作的产业基金,将引入在世界500强中位列484名、在全球科技公司市值100强中位列36名的海克斯康,在南安设立赋能中心,凭借其“智能制造业硬件”“工业软件”和整体服务方案,促进南安市,甚至泉州市,乃至整个福建省制造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助力优势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

护实业

助企降本增效持续扩大直融规模

截至8月末,南安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1308.23亿元,比年初新增60亿元。其中制造业贷款余额271.2亿元,比年初新增15亿元。

今年南安印发《南安市2023年增存增贷及信贷风险防控化解工作指导性目标》,督促金融机构将更多资源投向制造业、中小企业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创新融资对接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分产业、分区域开展10多场融资对接活动,服务企业200多家。南安还建立完善“政银企担”融资对接机制,向金融机构推送有融资需求企业300多家,授信金额100亿元。指导企业对接福建省专项资金贷款,帮助760家企业获取专项贷款43亿元。

“让实业获得更多金融雨露助力发展是我们的工作本分,这项工作我们可谓是久久为功。”南安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说。在持续加大无还本续贷、应急转贷资金等金融服务方面,南安更是走前列。南安市财政局牵头指导下成立的南安市金融发展服务有限公司自2014年8月启动运行至今年8月底,已顺利帮助288家企业办理应急转贷业务235亿元。在严控新增不良贷款的同时,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过桥费用,帮助企业节约成本4亿元。

除了解决过桥资金的“燃眉之急”,更要时时为企业解决担保难、融资难问题。南安市财政局为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增信支持力度,积极引导成立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2014年成立南安市融资担保机构初衷是帮助当时遇到发展瓶颈的石材行业解困,随后逐步扩大对南安所有经济主体的金融扶持服务。服务必须与时俱进。2020年担保公司推出“生猪养殖行业担保贷款”,解决部分生猪养殖行业扩大生产的资金需求,为稳定市场猪价作了贡献。凭借该特殊扶持业务,南安融资担保机构获得2020年度泉州金融创新应用三等奖。近期,南安市人民政府出台了《推广运用石材线锯促进石材企业增产增效若干措施》,南安金融业不忘初衷,及时为升级金刚线切割设备的生产型企业提供资金扶持,第一笔石材金刚线切割设备贷款于2023年9月投放。南安融资担保机构成立至今,已累计完成融资担保业务1006笔,累计实现担保金额30.78亿元。除此之外,南安市财政局还积极协调加强银担合作,落实银行分险责任,推进批量担保业务。今年以来,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新增融资担保业务58笔,在保余额10.46亿元。

除了让有需要的企业向各个金融机构获取资金助力,南安市财政局也尽力确保有实力的企业提升资本运作能力,扩大直融规模。通过《南安市优化企业上市服务若干措施》。政策奖励支持力度居泉州市前列,对新上市企业奖补630万元,“新三板”挂牌企业奖补230万元,“海交所”挂牌企业奖补60万元。今年以来,已兑现企业上市挂牌奖励资金750万元,大大减轻了企业上市挂牌的资金负担。目前南安蓉中电气、科牧智能等81家企业已纳入上市挂牌后备资源库。

只要企业想发展,只要项目想落地,无论你是龙头企业还是配套的中小微企业,都可以获得来自南安金融服务业的支持与配合。与实业携手共荣,与城市建设同命运共呼吸,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在南安争当民营经济强省战略主力军中,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上,南安财政金融服务永不止步。

南安金融服务速度

温暖这片创业沃土

南安产业生态丰富,同时也意味着各行各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复杂多样。今年来,受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双重影响,经济发展面临着更多的矛盾和困难。危难之时显担当,南安金融业在南安市财政局的引领下,不断突显服务的质量与温度,为各行业持续及时“补钙”,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经济有序回暖。

泉州首笔“灾后重建”贷款从这里发放

“台风的侵袭,直接把大棚都吹坏了,囤积的化肥都已经泡水了。”农场的经营者小王面对灾后满目疮痍的农田大棚,一脸愁容向金融助理诉说着苦楚。该家庭农场主要种植辣椒,位于南安市受灾严重的区域附近,在台风来临前刚刚做好土地的平整和施肥,正准备在9月份进行播种育苗,一场台风导致承包的40余亩农田大棚和化肥损坏严重,直接经济损失数十万元。

南安金融机构助理当天便通过“救灾重建”绿色信贷通道完成该笔贷款的调查和审批,为该企业发放泉州市首笔50万元“灾后重建、恢复生产”专项贷款,并根据《关于支持农业灾后恢复生产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给予贴息,经营者脸上终于有了笑容。

“灾后我们第一时间与各金融机构进行协调配合,主动作为帮助企业减少损失,尽快恢复生产。”南安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南安市金融机构及时组织人员深入重点受灾辖区,精准对接受灾企业、商户,摸清受灾对象信贷需求,及时传导灾后重建金融政策,开通贷款审批绿色通道,简化审批程序,对因台风影响暂时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商户,坚持“不抽贷、不断贷,应延尽延、应展尽展”,对符合新增信贷条件的新客户做到“应贷尽贷、应投尽投”,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便捷、高效、有力的金融支持。

三天500万资金到位帮助企业守住订单

泉州科发卫浴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排水阀、水箱、盖板等卫浴产品的公司,今年疫情防控措施调整后,企业订单量显著增加,春节前该公司接到九牧厨卫一笔大的卫浴生产订单,资金缺口500万元,节后订单时间紧,复工复产形势严峻。在获知企业困境之后,南安金融机构相关负责人带队第一时间上门考察,了解企业情况,迅速收集相关资料,仅用3天时间,贷款资金500万元就于2月3日发放到位。

公司林经理在车间高兴地说:“南安的供应链金融覆盖面广,为我们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找到快速解题方案,及时又高效。”

2019年以来,九牧厨卫借助应收账款融资平台,与自身ERP系统直连,成功打造全线上供应链融资模式,银行机构借助九牧厨卫授信和应收账款向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不断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基金“推手”助企增资千万实力冲刺新三板

以基金为“推手”助力企业发展、助推产业升级,在南安不乏案例,福建省华科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受益企业之一。

近日,在华科模具生产车间里,机械轰鸣,工人们加班加点赶着订单;办公室里,董事长钱建根接待着一波又一波来自海内外的客户,业务洽谈之余,他又谋划起了设备改造升级、布局下游生产工厂等今年重点工作……走进企业,所到之处一派都是生机勃勃。

观其背后,良好的发展态势有产业基金培育的重要原因。

“作为技术型企业,随着企业发展,也面临转型升级的需求。”钱建根介绍,2019年3月,在企业亟需资金之际,由南安市国有企业参投的泉州钜丰人才投资基金及时对接,为企业增资2000万元。基金作为最具创新活力的资本要素之一,直接融资的方式大大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助力。帮助企业进一步缩短生产时间、提高生产速度、降低生产成本,大大提高了企业竞争力,在经历了3年疫情冲击后,企业仍旧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目前,华科模具正在全力准备新三板挂牌事宜。

荣誉名片

(南安本级及辖区金融机构部分荣誉)

●南安市供应链金融增量扩面工程获评2022年度福建省“一县一品 贷动‘闽’生”专项行动十大优秀项目

●南安金融主导的《产融结合赋能发展——九牧集团有限公司》收录在2023年度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典型案例集

●南安市贸工农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2020年度创新金融产品(项目)创新应用奖

●南安农商银行 十佳乡村振兴金融产品创新银行

●南安农商银行 泉州市2021年度金融创新应用奖一等奖

●南安农商银行 中国地方金融十佳农村商业银行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南安支公司 2022年全国金融先锋号

●中国农业银行南安支行 2018年福建省总工会“工人先锋号”

--> 2023-09-22 供应链金融增量扩面获“省级优秀”,积极创新探索产业基金招商模式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46184.html 1 南安:浇灌实体经济“茂林” 助力产城人文新融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