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县位于闽中屋脊戴云山下,是闽江和晋江发源地,全县现有市场主体近8万户,金融活跃度高,近年来,贷款增长速度保持在14%以上。着力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全力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2022年时隔14年重获全省经济发展“十佳”县,首次荣膺中国创新百强县。
□本报记者 陈榆
通讯员 林再明
德化县金融办供图
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一是印发《德化县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德政办〔2021〕51号)。推动德化县信用联社深化“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模式,打造“共赢式参与”的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截至2023年6月,全县涉农贷款280.32亿元,比年初增加27.03亿元、增长10.67%。二是在德化县新秀园和三班镇三班村设立服务乡村振兴再贷款示范点,支持两家地方法人银行向人民银行申请支农支小再贷款优惠资金支持,今年来已发放再贷款2.31亿元,余额5.72亿元。三是继续创建农业特色信用村,截至2023年6月,涉农银行为11个特色农业信用村254家新型农业主体授信1.36亿元、1055户农户授信2.95亿元。四是以“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平台为依托,会同人行德化县支行指导辖内银行充分运用农户现有“抵押物”,办理生猪、淮山存货、绿化苗等动产融资登记抵押贷款24笔、贷款金额511.3万元。五是县信用联社每年单列1亿元林业专项信贷规模服务林业企业或种植户。六是推动涉农保险扩面提质。设立涉水稻、森林、生猪、能繁母猪等涉农保险产品,今年来全县涉农参保金额434万元,共获理赔51.22万元。
推进金融科技赋能
一是鼓励金融机构不断创新网上金融服务。如,建行德化县支行首先在燃气缴费方面,聚合支付与燃气缴费圈存机相结合,在全市首次实现了燃气费多渠道支付模式,并于2022年4月完成所有新型缴费圈存机的部署;其次,运用“校园e码通”,为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实现包括餐费、学费、住宿费、水电费的线上智能收缴,门禁打卡,考勤签到等一系列智慧化校园升级;此外,为提高德化县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丰富结算方式,经建行德化县支行、德化县医院及智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商定,对医院诊间结算改造及统一支付对账平台进行建设,项目投入后,可大幅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效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二是在德化县政法委的支持下,人保财险德化县支公司在“平安瓷都德化”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线“一键理赔”服务,让群众能够通过手机微信公众号,直接享受快速便捷的人保专业理赔技术。完善“线上+线下”“现场+远程”的增值服务格局,让县域范围保户感受保险服务的便捷以及多样化。2023年以来线上理赔112笔50.53万元。人寿保险德化县支公司加强科技化服务,推广国寿大健康平台,推进医疗智慧化业务发展。全面推广智能投保2.0的使用,大力推广主动理赔、理赔直付和保全e化服务,开通7×24小时线上理赔服务。2022年度理赔支出2589件883.98万元。三是利用省金融服务云平台,争取惠企信贷产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023年来,我县共有348家企业获得省纾困贷、技改贷款、乡村振兴贷提质增产争效贷7.05亿元。四是开展专利权质押融资活动,目前共有29家企业获得专利权质押贷款2.17亿元。
推进发展绿色金融
一是2022年度出台《德化县加快推进金融赋能绿色产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截至今年6月底,全县绿色金融贷款余额21.82亿元,比年初增加8.47亿元,同比增长110.9%。二是结合2023年市金改重点项目,推动德化县信用联社加强与农业农村局、林业局等要素部门的紧密联系,充分发挥“党建+金融”机制优势,形成战略合作,激发农村要素市场,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畅通农村经济内循环。制定《德化县“益林贷”实施暂行办法》,有效将优质的林业资源转化为金融资产,有效解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林场以及林农个人等对象融资难问题。截至6月底,办理“益林贷”12笔,金额106.63万元。
推进政府引导基金投资
设立德化县产业引导母基金总规模暂定5亿元,首期1亿元已经到位。由县文旅集团负责基金运营管理。与GP中科招商合伙成立“福建德化德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作为母基金运营主体,2022年12月已在中基协备案。与华夏金刚达成3000万元投资框架协议。一是完善政策扶持。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国内外股权投资类企业在德聚集,推动德化县产业高质量发展,出台了《德化县产业引导基金设立方案》和《德化县政府出资产业引导基金尽职免责暂行规定》,《德化县促进基金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拟于近期出台。二是加大服务力度。在瓷艺城设立900平方米的基金办公场所,将为入驻基金公司免费提供办公场所。制定一次性告知企业基金设立申请材料手册,减少申请人现场办公次数。三是推进基金招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撬动作用,以县特色产业板块为着力点,做大做强产业引导基金。今年来举办基金签约活动3场,现场考察德化顺美集团、龙鹏集团、佳旺达陶瓷等企业及古洋标准化厂房。签订框架协议的子基金7支85亿元。此外,新注册基金1支3000万元暨德化光合鸿芯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推进金融服务产业园区
一是引导金融机构入驻园区。引导农行德化支行将城区瓷城支行迁至城东开发区,累计为园区内企业办理技改贷1.12亿元,陶瓷大师贷1063万元。试点开展“伙伴银行”,县信用联社与园区企业达成5亿元授信协议。二是做好园区政银企对接会。针对园区入驻企业召开政银企对接会8场,现场授信142.88亿元。三是推动股权投资项目落地。与深圳前海中科招商(母基金管理人)筛选华夏金刚科技公司竹碳陶瓷项目,签订2000万元投资协议。四是深化金融助推陶瓷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联合人民银行德化县支行和县工信商务局开展“深化金融助推陶瓷产业发展”专项行动。截至8月末,陶瓷产业贷款余额107.27亿元,比年初增加14.58亿元,占各项贷款增量的46.45%,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06%,比年初下降0.2个百分点;截至8月末,我县共有22款覆盖陶瓷企业信贷产品,共发放贷款1154笔,贷款余额27.25亿元。五是引进社会资本服务园区产业发展,2022年,引进厦门市企业在我县注册设立福建汇盈典当有限公司。
未来愿景
到2025年末,全县金融增加值超30亿元,金融业税收达1.2亿元以上,本外币存款余额超340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超400亿元;列入上市后备企业4家以上,基金规模30亿元以上。
荣誉榜
德化农信联社“企建贷”案例入编《2022年中国农村金融年鉴》、德化农信联社获2021年度“中国服务乡村振兴十佳县域银行”荣誉称号
亮点数据
截至6月30日,德化县金融业增加值8.86亿元,占全县GDP的6.01%;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规模710.76亿元,平均增长9.4%;其中银行业机构人民币存款322.29亿元,比年初增加29.45亿元,增长10.06%;人民币贷款388.47亿元,比年初增加31.65亿元,增长8.87%;贷存比120.53%;全县保险深度2.16%,保险密度929元/人;挂牌上市企业达2家;基金规模5亿元;保费收入3.1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