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实体经济的“血液”,金融在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消费复苏提振、践行绿色低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银行泉州分行积极践行国有银行的使命担当,聚焦服务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发挥特色优势,不断提升价值创造和风险防控能力,夯实业务发展基础,巩固特色业务优势,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中行泉州分行)
创新信贷服务 解决民企融资“痛点”“难点”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7月19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向外界发布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从“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等方面提出三十一条具体措施。中国银行泉州分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切实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加大对民营企业支持力度,聚焦化解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通过创新机制、丰富产品,着力为民营企业办实事、解难题,进一步解决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发挥国有大行“头雁”作用,创新小微企业服务模式。小微企业往往轻资产、规模小,资金需求具有短、小、频、急等特点,融资过程中又常常面临少担保、缺抵押的痛点。为化解这类企业在面临紧急资金需求时的融资难题,泉州中行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借助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在依法合规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以该行认可的融资担保机构提供保证担保为主要担保方式,整合行内外数据信息资源,依托风控模型及策略对客户进行综合评价,向小微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
泉州中行作为福建省科技金融授信试点分行,创新科技金融试点模式,采用“单人审查”“双人传签”方式审批,通过试点模式发放的贷款,贷款利率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享受白名单政策。目前该行已为15家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授信6.8亿元。
中国银行始终坚守金融本源,主动下沉服务重心,优化金融供给,服务实体发展,持续做大投行业务优势,积极支持民营企业融资需求,为泉州市高质量发展贡献中行力量。
案例:某集团是晋江市最早一批赴港上市的民营企业,作为国内卫生用品行业龙头企业,融资渠道的不断拓宽及融资成本的有效控制与管理,始终是该集团经营不断发展壮大的一大要点。
今年以来中国银行泉州分行在上级行的大力支持下,积极了解某集团财务管理需求,密切与某集团商讨金融服务方案,协力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经过多方共同努力,最终中国银行作为独家主承销商,于2023年2月为该集团成功发行2023年首笔熊猫债15亿元,发行票面利率2.4%;同年6月中国银行再次成功承销该集团10亿元熊猫债,发行票面利率进一步降低至2.39%,在优化企业融资结构的同时,极大程度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中国银行泉州分行深植泉州地区民营企业金融需求,不断完善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中行将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为推进区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打好“组合拳” 精准润泽实体经济
针对我市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泉州中行持续优化金融服务、丰富金融供给、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滴灌实体经济。
坚持普惠金融创新,推动产品标准化流程,为中小微企业定制适用性强的融资服务方案,根据小微企业资信条件、融资需求特点等情况,优化授信产品,推动担保增信方式多样化,增强产品适用性,如针对特色园区置业创新的“中银石材总部通宝”等厂房贷产品,探索批量化拓客方案。
推出“惠如愿-专精特新贷”,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提供差异化融资服务方案,包括放宽不动产抵押率上限、增配信用额度,对无法提供抵质押物和其他合格保证担保的客户提供信用授信。截至2023年8月末,已为37家专精特新小微企业提供授信支持,其中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1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6家。
上线线上科创小微企业专属融资产品——“中银企E贷·科创贷”,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强化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支撑。
针对民营外贸企业经营的痛点堵点,该行通过特色产品“一保双免”外汇衍生品业务+“专项授信”免保证金模式,助力民营企业外汇保值的新尝试,这也是该行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和创新完善金融支持方式的有力实践。
案例:泉州某服饰有限公司为中行长期结算客户,公司为工贸一体服装出口企业,年出口结算量在300万美元左右,近年来企业出口货物存在延迟收汇的情况,随着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不断扩大,延迟收汇存在较大的亏损可能。
中行在上门访客过程中了解企业在收结汇方面的问题,主动推介远期结汇产品通过锁定未来结汇价格规避风险。因该公司属于纺织行业,向上游采购时往往需要现金预付货款后才能收到原材料,因公司规模较小资金较为紧张,企业经营者对缴交保证金或提供抵质押物核定授信后做远期结汇意愿不强,中行与集团内中银保险公司双向联动,为其设计“投保代替保证金和额度”方案(即一保双免), “一保双免”业务是由被保企业凭保险合同在银行办理远期结售汇业务可享“免保证金”权益,从而解决中小微企业外汇套保“门槛、成本双高”的问题。该模式的成功实践,打消了企业既想锁定汇兑损益又纠结缴纳保证金会影响资金周转效率的顾虑,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企业在向中银保险投保后即根据延期收汇计划分批叙做远期结汇业务,有效规避了资金占用和核定额度的问题,“一保双免”模式增强了企业操作的便利性,进一步提升了获得感和满意度。
多措并举
普惠金融助企腾飞
泉州中行始终坚守“人民金融”底色,纵深推进普惠金融发展,持续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在推动普惠金融业务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更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加强机构改革,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为全力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和保障力度,切实服务我市实体经济发展,泉州中行推出“中银信贷工厂”升级版,打造“中银信贷工厂3.0”模式。在原有业务流程基础上,放宽了客户准入标准限制、突破保证人评级及净资产要求、取消例外流程简化审批流程、取消对信用贷款的诸多限制,为普惠金融授信业务拓面、提速奠定了政策基础。
推进普惠便民措施,提升服务时效性。充分应用“金服云”“信易贷”“产融云”等信用信息平台,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多种手段,提高贷款需求响应速度和业务办理效率。目前,该行依托总行推出的中银企E贷、惠如愿·E抵贷等线上融资产品,加大了普惠业务线上拓展力度。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以来泉州分行密集推出各项乡村振兴支持措施,如:“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融资服务方案,支持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专属信贷产品、抵质押贷款产品,发展信用共同体融资模式;针对福建省金服云平台乡村振兴贷客户,推出乡村振兴贷服务方案;与福建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签署协议,推进涉农贷款担保体系建设;围绕种业、农机、林权等已配套相应的惠如愿系列产品,支持乡村振兴业务发展。截至2023年8月末,该行涉农贷款266.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3.1亿元。
百年中行风华正茂,金融报国初心如磐。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泉州中行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快信贷投放和民生金融服务,助力经济稳定增长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发挥全球服务特色优势,践行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金融服务推动我市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