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北京市文旅局印发《北京市旅行社服务规范指引》和《北京市导游服务规范指引》,要求旅行社不得擅自更改旅游行程和服务内容、严格落实旅游包车安全制度;导游不得欺骗、胁迫或串通经营者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中秋、国庆两节将至,此时出台“双指引”,既是进一步规范旅行社和导游执业服务日常行为,也是确保超长黄金周期间首都旅游市场平稳有序的得力措施。(9月20日《北京晚报》)
多家旅游平台的数据显示,这个“超长黄金周”,“探亲+旅游+亚运”等多重需求交织。截至目前,国庆假期的国内游产品预订量比去年增长近6倍,出境游产品预订量比去年增长超20倍。同时,来自铁路部门的消息,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9亿人次。种种迹象表明,旅游市场有望迎来近年来需求最集中释放的出游热潮。
“超长黄金周”文旅市场预期火爆,考验着各地的管理智慧和服务水平。各地应立足资源禀赋深挖特色,拓展丰富消费体验,只有“吸睛”才能“吸金”,才能做活做好文旅消费这篇大文章。具体来说:首先要优化消费环境,完善配套服务。在交通出行方面,职能部门应做好科学调配运力资源、加大运力投放的工作,各景区也要根据自身接待能力,提前做好准备,合理引导游客,维护好旅游秩序。其次要加强监管,保障游客合法权益。对一些违法违规行为,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监管,依法依规查处。别让景区景点的价格乱象搅坏了游人兴致,扰乱了正常经营秩序。另外,要把准文旅发展时代脉搏,更好地提升沉浸式消费体验。文化消费需求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当前以数字化、智能化等为特征的新型文化消费正快速兴起,各地需立足实际,顺应新趋势,搭建更多文化消费新场景,开发更多富有创意的原创文旅精品。
文化旅游产业是服务业,只有始终以游客为中心,把安全文明和品质服务放在首位,才能实现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越是“黄金周”这样的特殊窗口,越能够反映出各地各部门的应对能力和真实服务水平。期待各地能总结借鉴北京等地相关做法和成功经验,提前预警并引导景区景点、旅行社和导游群体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在呵护好民众出游消费热情的同时,让文旅产业这张金名片更有吸引力,让广大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助力我国文旅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