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3年09月27日

豆花已惊秋

□黄屹鸿

(CFP 图)

豆花,想着是豆腐的花蕊,诗一般的存在。恰似初秋,每一片叶子都盛开出属于自己的一朵鲜花。

“豆花——豆花——”广场旁边的喇叭声一阵一阵地响着,为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们和着音。小小的县城变化飞速,那叫卖声已不用再费人力,吆喝声已被喇叭声所取代。从保温桶里勺上一杯豆花,再根据自己对甜度的喜爱自行添上白糖,插上一支吸管,从轻轻勺豆花,到翩翩撒白糖,最后柔柔入口,一气呵成,治愈了我们忙碌的生活。

小时候在路边买过豆花,还得从自家里带来个碗,让老板将豆花勺到碗里,小孩儿经常远远听到叫卖声,就匆忙地捎上碗,往外冲,生怕赶不上叫卖的三轮车。软糯的豆花拌上“嘎嘣脆”的白糖,口感极佳。淘气的孩子总会含上满满的一大口豆花,故意在玩伴的耳朵边吧唧吧唧,企图刺激他的味蕾。没吃几口,白糖便融入豆花中,渗出丝丝糖水,听不到那清脆的声响。吃完,小孩拿着汤匙不放,总得多舔几口才罢休。偶有白糖沾到了手上,便夸张地伸长舌头,一个劲地舔着,那指头上的甜,是一丝一缕地把心给填满的。而这样的味道似乎丢失在20世纪90年代里了,成了当年老街的一个标志,成为我们这一辈人童年的回忆。

不管是饮料杯装的豆花,还是用碗装的豆花,都不稀奇。因为,昆明的豆花是用袋子装的。我跟舍友逛菜市场的时候,她突然提议说去吃豆花吧。两个人便在市场中寻找起来,四周都是卖各种果蔬、辣椒的摊子,好不容易找到一处卖豆腐的摊位,没有招牌,找到它全凭运气。“几个人吃?”“就我俩。”“那一勺就够了,帮个忙,袋子撑开下。”嗯?袋子?老板扯下一个透明的袋子,二话不说塞到我手中,虽然不明白她的意思,但我还是赶紧配合地撑开袋子。一勺热乎的豆花就这样被我拎在了手上,没有其他佐料。回到宿舍,我们将它分成两份,装在各自的饭盒中,我拿出柜子里的白糖,满满地加了一大勺。而舍友则加入了一小勺盐巴,她从小到大吃的都是那咸味儿的豆花。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大海”味道的豆花,小心翼翼地浅尝了一口,确实也不错,是个新鲜的体验。

走出校门,我立马被一串气球迷住了眼。上面有风靡全球的冰墩墩,有紧跟潮流的可达鸭,有永不过时的奥特曼……一个个被绿丝线绊住了脚,挨挨挤挤,装扮了破损的三轮车。这时我才注意到,原来这是一个移动的豆花摊。一摞一摞的塑料杯,一个保温桶里面装着鲜嫩爽口的豆花,老板见有人经过,立马招起手来,放学的孩子也挣脱大人的手跑了过去,就这样,男的女的,老的小的,有人买的是嘴馋,有人买的是疼爱,有人买的是记忆——不知还是不是小时候的味道呢?我也乘兴买了两杯,“小妹,你运气很好啊,现在最上层的豆花最嫩、最好吃,我这可是花了很多工夫,将瘪掉的、缺了角的豆子都挑了出来……”

八月已过,暑热消退了不少,晚风捎来秋的讯息,广场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走不远,回头,豆花摊边人来人往,它也迎来了新一代人。

咂咂嘴,吸吸唇,还是那个味,是烟火,是清欢,原汁原味地描绘着许多人儿时的记忆,陪伴着我们成长,成为平凡生活里的一丝丝甜美。

--> 2023-09-27 □黄屹鸿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46696.html 1 豆花已惊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