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盐碱地不适合农作物生长,但毗邻海边的惠安县辋川镇许埭头村,却有一大片盐碱地种上了“海水稻”,且收成不错,平均亩产湿重比普通品种多一到两倍。目前,“海水稻”已经播下第二季秧苗。据悉,这是泉州市首次引种“海水稻”。
这么神奇的事,是怎么做到的?近日,记者在惠安县农业农村局专家的带领下,前往实地一探究竟。
□本报记者 廖培煌 林劲峰 文/图
盐碱地上旱种水稻绿油油
近日,记者来到惠安县辋川镇许埭头村。泉州地处东南沿海,有许多以“埭”命名的地方,“埭”字,本意是指用土石等筑成的阻挡洪水或围起土地的堤、墙、坝,沿海尤多带“埭”的村镇名称。
埭岸头320亩“海水稻”在收割完第一季后,已经陆续插下晚稻秧苗。灌溉着周边的沟渠水,绿油油的秧苗十分茁壮,随风摇曳。几十只白鹭在稻田和水渠里觅食,时而悠闲踱步,时而腾空展翅。对生态环境感受最快的白鹭,在新天地中,发出“呱呱”声,将四周旷野衬托得更加静谧。农场负责人柳女士和工人们正在从旁边的水渠里引水灌溉,补秧苗。
记者通过无人机清晰地看到,这片“海水稻”稻田与海边盐场,仅仅隔了一条公路。稻田到海边直线距离不过两三百米。显然,“许埭头”的名字由来是有原因的。70多岁的附近村民老何说,埭岸头一带的田地离海边很近,是不折不扣的盐碱地,村民都戏言,把菜渍在里面都可以“腌菜”了,这里收成的作物烹饪时也不用加盐,因为足够“咸”了。从他小时候记事起,这边的土地只能种些地瓜之类的耐旱作物,收成也不好,收益与付出远不成正比。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大打折扣,甚至有一部分地抛了荒。
“海水稻”产量比普通品种翻倍
10多年前,这里的土地流转,被当地农民柳毓红承包。
盐碱地大变样,得益于农业专家带来的先进农业技术。惠安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技术站高级农艺师陈振彬、助理农艺师庄阳春,是这片基地的技术负责人。陈振彬告诉记者,许厝村依山临海,沟渠纵横,水源丰富,但因盐碱地限制,作物产量不高,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在前期做了大量的勘察研究后,他们将目光转向新品种,今年首次引种“海水稻”,这也是惠安首次引种“海水稻”。
“海水稻”为耐盐碱稻,基地引种了袁两优1号、南桂占、广红3号三个品种。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盐碱地采用无水插秧方式,同时,基地从附近的锦阳溪开渠引水进来。“盐碱度非常高,秧苗插下后,需要用大量的淡水来灌溉,稀释盐度,保证稻苗在生长期当中,不会因盐度过高导致缺水枯死。”
据介绍,近年来,辋川镇从锦阳溪引调水资源,用好待改造的盐碱地资源,通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海堤除险加固、土壤改良等方式,使得昔日贫瘠荒芜的盐碱地有机会变成“良田”。
随着沉甸甸的“海水稻”挂满枝头,不久前迎来了测产验收的日子。经测量,“海水稻”袁两优1号平均亩产湿重均达476.37公斤,南桂占460.54公斤,广红3号645.67公斤。其中广红3号实测湿重比普通品种产量多一到两倍。
泉州首次引种 具有借鉴意义
盐碱地上种水稻,风吹稻花香海岸。香的不仅是稻花,还有丰收后的米香。“米粒比一般大米长,口感黏糯软香。”煮过几次海水稻米的老何说,他煮过干饭也煮过稀饭,从他个人角度看,海水稻米的品质不会比一些知名区域产的差,“想不到如此贫瘠的盐碱地能种出这么香的稻米。”
据了解,基地引种“海水稻”,不仅是惠安首次引种,同样也是泉州市首次引种,为提高粮食产量、综合利用盐碱地发展粮食生产提供了新路子。
泉州沿海的盐碱地多,“海水稻”是否可以在其他地方广泛推广呢?“‘海水稻’不是插秧后就一劳永逸的,需要大量淡水灌溉。”陈振彬说,惠安首次引种“海水稻”便获得大丰收,极具借鉴意义,已有其他地方的兄弟单位和农场陆续来惠安“取经”,想引种到他们所在的盐碱地区域。不过,不少盐碱地周边缺乏淡水,引水成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