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从泉州老城区钟楼路口漫步到西街入口,一阵悦耳的乐曲从不远处传来。循声望去,一位中年大叔站在泉州影剧院广场前,专注地演奏着萨克斯。他叫老唐,今年58岁,八年前偶然与泉州结缘后便留了下来,如今是鲤城区首批持证上岗的街头艺人之一。□本报记者 魏晓芳 文/图
街头表演 默默治愈人心
傍晚6点30分许,华灯初上,老唐便来到西街的点位上,一台插电音响、一把萨克斯、一个手机支架、两部手机,这是他所有的设备。每次演出前,他都会提前到现场调试设备,以保证最佳的效果。
一切准备就绪,悠扬的音乐随即在西街响起,热闹非凡的街上顿时多了些许温柔与深情。很快,老唐的点位前就围满了人,来往的行人不约而同地拿起手机,拍摄下这偶然遇见的“惊喜”。
“原本以为是哪家店里音响的声音,没想到竟然是街头艺人在吹奏。”两名来自成都的姑娘驻足了很久,后来她们索性坐在一旁的座椅上,静静感受街头音乐带给她们的惬意。“游玩了一天,有点疲惫,正往旅馆方向走,听到这乐曲时心情突然就放松了。”两人中的黄女士说道。
“西街街头听到美妙的萨克斯”“有点感动,往事都浮上了心头”……在网络平台上,有不少人发布或者转发关于老唐的演奏视频,诉说着曾被他治愈过的时光。有一个画面令人印象深刻:秋日的夜晚,老唐独自在街上演奏着萨克斯,身后的店铺已关了门,一名骑着电动车的外卖小哥在他对面停了下来,静静地倾听着音乐。曲毕,外卖小哥收拾好心情,重新出发。
“希望能给大家忙碌的生活带来一点舒缓,我就很满足了。”老唐说,现在城市里工作、生活节奏太快,他希望大家可以在紧张忙碌的工作生活中,走到街头听听音乐、看看演出,放松身心。
半路出家 为梦想走上街头
“我一般吹奏流行音乐,因为不是科班出身,高难度的我也‘拿’不下来。”听着老唐的萨克斯演奏,外行人其实很难想到他是“半路出家”。老唐是贵州人,在成为街头艺人前,他做过不少工作。“当过乡村音乐教师、建筑工人、送气工……工资都不高,我也看不到未来。”他告诉记者,虽然工作更换频繁,但他对萨克斯的热爱一直藏在心头。
2000年左右,他前往浙江嘉兴打工,在一次机缘巧合下,再次接触到萨克斯,并跟着一位乐器老师进行专业的学习,那时候的他已经30多岁。然而好景不长,乐器老师教了不到十节课就不再教了,他只能靠自己摸索。
认真摸索了一段时间后,他白天打工,晚上则走上街头演奏。“当时只会几首曲子,还要看乐谱才能完整演奏下来。”老唐依稀记得,第一次演奏时,他的腿脚都在发抖,后面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才克服了紧张的心理。
就这样在街头演奏了一段时间后,当地的一家媒体报道了他的故事。“当时报道的主题是‘打工人也有梦想’,看到后我非常感动,感觉自己终于被关注到了。”老唐回忆道。
“如今,这个萨克斯已经陪我走过20多年了。”看着手中的乐器,老唐满是感慨。这20多年里,他背着乐器走过了很多城市,因为热爱音乐,每天晚上的街头演出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也成了支撑他生活的一部分。
感受温暖 想在泉州一直演奏下去
“泉州是一座温暖的、有包容性、让人有归属感的城市,我在这里感受到满满的人情味。”2015年左右,老唐偶然来到泉州,当时泉州街头艺人比较少,街头氛围不算浓厚,但干净整洁的街道、热情好客的市民,让他渐渐喜欢上了这座城市。
在泉州生活的这些年里,老唐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也给了他很多关心和帮助。“泉州的朋友都很热情,也很善良,我一直很感恩他们。”老唐说,去年疫情期间,他因为无法到街头演出,经济一度陷入困难。有一天,他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广告,一位晋江的音乐老师看到后,急忙发微信给他,提醒他小心不要上当受骗,后来还偷偷给他转了一笔5000元的生活费。后来,老唐将这笔钱悉数归还时,那位老师坚决不收,这事让他一度感到内疚,也时刻记着有一天要当面归还。
自2021年鲤城为街头艺人颁发证件后,他的身份也得到了官方认证。持证上岗之后,他有了相对固定的演出点位,不用担心随时要换地方,可以更专心地演奏,也更容易和观众产生互动和共鸣。
老唐说,如今泉州给了他一个这么好的街头演出舞台,他很珍惜这样的机会。“我想我会一直在泉州的街头演奏下去。”晚风微徐,老唐微闭双眼,随着音乐轻轻摇动身体,吹响手中金灿灿的萨克斯,用乐曲声传递着他的深情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