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举行的2023年泉州市创新大会将发布“1+3+N”政策包,推动泉州由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迈进。本报即日起作详细解读。
工业设计是产业链创新链的源头。为促进泉州工业设计与制造业全领域的深度融合,《推进工业设计能力提升若干扶持措施》《工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工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年度工作计划》等将发布,从政策端激发全社会提升工业设计能力。这些政策有什么亮点和硬招实招?本报近日邀请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作深入解读。
□本报记者 王树帆 黄文珍 通讯员 谢惠阳 肖可航
“真金白银”激发创造活力
“泉州实体经济发展到现阶段,提升工业设计能力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要求,是打通科技创新向市场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手段。”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这份政策围绕公共服务能力、企业主体创新能力、产业应用能力、人才培养能力、品牌孵化能力等方面全方位扶持工业设计发展,“它不仅是一份政策,更是在构建一个产业的政策扶持体系。”
扶持政策包含许多干货并用“真金白银”来激活行业发展所需的各要素。如,为推动工业设计研究院建设,对获评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研究院的企业,一次性分别给予300万元和100万元奖励;为鼓励工业设计企业进试点园区,对入驻试点园区设计企业由受益财政给予第一年免租金、第二和第三年租金减半的补助;对获评国家级、省级、市级工业设计中心的企业和获评国家级、省级、市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的企业,一次性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20万元奖励。(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