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扁担,五尺三,有故事,不简单。”这是一段民间谚语。当然了,应该还有一句:“欲知山中情,去问砍柴人。”
说起扁担,中年人都会有所记忆,特别是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年代,扁担是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说是生产加生活的必需品也不为过。闽南地区的扁担大抵有“竹担”“木担”,还有一款“尖担”。
“竹担”取成熟健康的毛竹,一头削成镖状,一头拿火烤成弯钩,如此可挂可插。竹担坚韧且有弹性,挑担子走路荡荡悠悠,经常还能发出竹和绳摩擦的独特声响,悦耳颇具节奏感,省力又惬意,有分散和缓解疲劳的功效。竹担女人用得多,休息时可以用它当凳子坐,横在水沟上或者两条田埂的三角区。只是听说不宜男女共坐,因为重量叠加时容易两个屁股滑向一块,若是不小心把扁担坐折了,不光丢尽面子还误了挑担回去,到时候该如何跟家人叙说缘由,有些谎话不大好圆而且越描越黑。
“木担”则挑选木质纤维较佳且没有疤痕的硬质木料,主要是楠木一类的,还有“赤皮”,特别是“水金京”制成的“番扁担”更被视为家中一宝,听说还有传世至今的。木担削成细长条状,中间稍宽,不伤肩膀。两头各镶有一到两个圆圆的铆钉,俗称“扁担奶”,为的是防止货绳滑出。“扁担奶”还有另一个特殊功用,就是专治脚底瘀血。那年代的人光脚的多,负重劳作时脚底经常跺到石子等硬物而结节成瘀,民间偏方让人对准脚底患处狠劲踩在“扁担奶”上,另一人在其膝弯处沾水拍打,直到渗出丝丝血印。这个偏方有通脉化瘀之功效,我也用过,真是刺骨钻心,至今难忘。青壮男人一般喜用木担,握在手上有棍棒之威,显得豪放大气。劳作间隙或傍晚饭后,经常相约于田间地头和晒谷场上,拿五尺扁担比试身手。当年的我年少气盛,也乐此不疲,靠“牛犊”之勇还赢过不少人。
“尖担”也是木质的,材料和“木担”差不多,专供上山挑柴草之用。为了方便实用,农人们把它做成两头都是锥状,有一头还套上了铁箍。带金属这头可以猛力栽在地上,哪怕坚硬的山地也不怕,因为尖担必须竖着放,高出草丛醒目好找;如果随意搁地上,不小心顺着斜坡往下溜,一直到了谷底,便再难寻回。另一头是用来插柴草的,既滑溜又不伤手。还有一道工序叫“打结”,就地取一截尺把长拐杖粗的树杈,与捆绳作交叉麻花状,尖担从中穿过更觉扎实牢靠。有意思的是,尖担都呈拱形,中间一段恰似桥的中央跨梁,挑担上肩时稳当结实。好把式再加上好尖担,一担柴草从山上往下走,远远望去,像极了两个大大的草垛缓缓游动,只见柴草不见人影。
人们肩挑背驮,埋头黄土躬耕田野。扁担在握,诸活顺手,早晚赶路,壮胆防贼,竖着可挂斗笠帽子,横着可晾衣服汗巾。小小扁担凝聚着劳动者的智慧,也浸透着劳动者的汗水。
如今,扁担已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机械化、集约化、数字化的时代,已经渐次没有扁担什么事,扁担再也不必苦苦“担当”了。但实心直肠、站着是“一”躺下也是“一”的扁担风采,却是令人难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