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霜降,很多人会在这一天吃柿子。柿子是秋季的吉祥果,一直以来都被人们寄予美好的期待,希望吃了它能够“好柿成双”。但在吃柿子这件事上,争议颇多。
柿子味甜可口,营养丰富,药用价值很好。口感好的柿子美味又营养,富含维生素C、矿物质钾、胡萝卜素等成分。经常吃柿子,可以保护眼睛和皮肤、抗氧化、改善便秘、维持免疫功能。
从中医角度来说,火晶柿子味甘、性寒,有清热、润肠、生津、止渴、祛痰、镇咳等作用。制成柿叶茶,常饮可软化血管、防止动脉硬化、治疗失眠等。
但吃柿子须讲究。老中医林禾禧说,因柿子含有较多的柿胶酚鞣酸和胶质,这些物质对人体有害,因此,一次吃柿子不宜过多,健康人群可以每天吃1个,一定要选甜柿子或者脱涩后的柿子。
柿子含有较多鞣酸,也叫单宁,主要集中在果皮上。它具有的涩涩味道,其实是植物为了不被吃而“自保”的一种方式。假设吃了大量鞣酸进入胃里,在胃酸的环境下聚合形成胶状的凝结物,又与蛋白质、果胶等附着组合,形成黏稠的混合物,慢慢就硬化成“石头”,诱发了结石,引起胃胀、胃痛。如果是由柿子引起的结石,还有一个专门的称呼叫“胃柿石”。因此,最好的食用时间是饭后半小时,这时候柿子中的鞣酸也不会与其他饮食中的高蛋白相遇,减少了形成胃石的可能。
柿子不能与螃蟹同吃,许多人会发生吐泻,少数人还会出现昏迷;饮酒的时候也不宜吃柿子,白薯也不宜与柿子同吃。有缺铁性贫血肾病、结石、糖尿病等疾病的朋友最好少吃点柿子。
□本报记者 张沼婢 实习生 张德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