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3年10月30日

东山之上

□余锦斌

扫描二维码欣赏更多征文活动作品

龙潭港湾徘徊在东山脚下,海潮澎湃而来,涌入港湾后被训导得逶迤温顺。东山之上,绿树如浪,田畴如织,两翼山脉和缓延展,仿佛凤凰伸张双翅,掠过港湾,飞向沧溟,故名凤冈。此地汇山海之美,览阡陌之胜,钟灵毓秀,又得名钟山。几百村户有条不紊地展开,许姓村民居多,故名许山头村。

灵秀宝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祖祖辈辈,寒来暑往,春耕秋收,莫不如此。道光年间,有一个村民突然发了财,家资之巨无从知晓。直到三列三进五开间带双互厝共九十九间房屋在村子里矗立起来,这个叫许献琛的村民彻底成了头牌人物,被尊称为“许百万”。世传许百万的财富来路简单而传奇:家里的牛意外死亡,以抵押花生的方式出售给村民,花生入库后建起榨油作坊,从此家业大发,不可收拾。时来不可挡,盖房买木料,俨然是谈判高手,逼着商家按捺不住亮出底牌,贱卖杉木,节省下巨额差价。乡亲们添枝加叶,乐得把首富的故事编织得越发神奇。不合逻辑的情节显而易见,但这不更能证明许百万是吾村吾民中出类拔萃的商业奇才吗?

如今,许氏古大厝名列惠安县文物保护单位,但大多时候阒无人迹。母鸡脖子一伸一缩,认真啄食石缝里伸出的绿草,朗阔的石埕反倒成了鸡鸭们游弋的乐园。房子的屋脊依然舒展,勾勒出柔和的天际线;门窗依旧嵌在残墙上,檐头的雕刻剥落残损,昔日的精工雕花依稀可辨。曾经的繁华已经被岁月收藏,石埕上的旗杆石却提醒着主人的非凡身份。许献琛富而好仁,敦文重教,慷慨大气,捐巨资助建县文峰书院,诰封奉直大夫,借此拥有立旗杆的尊崇地位。古厝大门门楣石上镌刻着“德邻居”三个大字,傍晚时分,被夕阳书写得辉煌灿烂。

“奉直大夫”的匾额由太子少保、兵部尚书、闽浙总督孙为题写,迄今悬挂在正厅横梁。遗迹和传说装订成一个生动完美的传奇。助学义举被岁月演绎成一段故事,一段故事又被村民践行成一种传统。这棵传统的大树扎根在膏腴的东山之上,葳蕤生长,开枝散叶。时至今日,村里建设中小学,设立奖教奖学金,铺路架桥,扶危济困,敬老爱幼,乡贤们一呼百应,蔚然成风。

1935年秋天,东山之上,田野里麦青稻黄,初凉的风翻动着黄绿交错的绒毯。弘一法师踏进瑞集岩禅院,礼佛讲禅。瑞集岩坐落在东山南麓,始建于明朝。寺前青山呈案,龙港泛波,山川毓秀,田野平旷,大师称许为佛教圣地。大师两番参谒并倡议斋友扩建瑞集岩为大华岩寺。短暂驻锡之后,东山之上便开始了一段漫长的时光接力。几十年来,斋友村民耿怀殊深,虔心共举。大雄宝殿旁立存着一根圆柱,铭曰:“当年弘一法师计划创建大华岩寺,广空师公先付若干款项购买石材仅存之圆柱。”

江山有幸,善念相承。数百年来,村民毗神而居,无不深知大凡事业都没有神操作,涓埃之力,久久为功。今日瑞集岩,宝刹庄严。背倚东山,门映碧野,古树婆娑,寺院幽深。晨钟悠远,应和海潮吟唱,星沉港湾,浮动稻麦谷香,别是一番境界。

关于乡土中国的结构,社会学家费孝通首创提出“差序格局”。关于“差序格局”,费先生有个生动的譬喻:“好比把一个石头扔到湖面上去,荡起涟漪的过程就是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百年以来,乡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荡起涟漪的或许不再是费先生所指的每个个人,村庄创造的、守护的、传承的信念与精神才是那个有为的“石头”。这块信念的精神的石头,存于东山之上,便是善,是义。唯善与义,能荡起涟漪,凝聚力量,蔚为大观。

乡村名片

许山头村

位于惠安东岭镇,村域面积2.73平方公里,辖东堡、西堡、北典、梁坑四个自然村。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福建省美丽乡村创建村、省文明村、省森林村庄和省“一村一品”示范村等荣誉称号,村党支部被评为泉州市先进党组织。

--> 2023-10-30 □余锦斌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50935.html 1 东山之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