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对于身边最亲近的父亲,我也是成家立业之后才渐渐了解他。
小时候只觉得他不善言辞,朋友不多。可长大后才发现他无话不谈,从茶桌到酒桌、从经商运输到农业生产、从时政新闻到小家琐事,他都能与人高谈阔论一番。而且交流的对象囊括各个年龄层,老少皆可。
小时候只觉得父亲的生活单调,除了干农活,就是去往干农活的路上。可长大后才发现,他兴趣广泛,农余生活丰富。他喜欢喝酒、打牌,还是个钓鱼高手,那几年村里许多人家兴起建鱼塘的热潮,他也饶有兴致挖了一池。每次我们回村时,他怕我们闲来无聊就经常鼓动我们到鱼塘垂钓,还一个劲儿自夸他喂养的鱼儿肥美。不过,每次我们在鱼塘边静坐半天连条大鱼的影子都见不着,倒是他一出现,大鱼就纷纷上钩。正在一旁羡慕不已的我们,不服气地朝他打趣道:“果真是谁喂养,就跟谁亲哪!”
当然,最令我深感变化的是他与我的相处方式。上小学时,我只记得父亲很少与我对话。父子俩在家对话的次数屈指可数,抬头不见低头见时,父亲偶尔会和我说上几句“午饭吃了吗”“作业完成没”尴尬的话,然后两人各自转身做自己的事情。到了中学,他亲自骑着摩托车送我上学,一路上也都是只言片语。
自从我成家立业后,父亲和我之间的相处模式却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尤其是当我们父子俩第一次同坐在一张酒桌上畅谈,我恍惚间发现他竟然轻而易举打破了那层令我从小到大都觉得戒备森严的壁垒。
往后,不管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打电话、微信聊天,又或者回家聊天,他都能逮到机会和我拉扯半天。或是和我说说他的事业,或是鼓励我在工作中积极奋进,又或是让我打开视频让他看孙子、孙女。越深入接触,我越发现这个表面看起来粗糙的父亲实则心思细腻,他常常掐着时间给他的儿媳妇送上生日祝福、发生日红包;计算着我下班之后什么时候得空可以让他和孙子孙女视频;时刻关注着我所在城市的天气变化告诉我们添衣保暖……
上个周末,父亲又给我们送来了一车蔬菜和粮食。他见到我的第一句话便是:“怎么又瘦了?”当我想要辩解时,他又补充了证据:“昨天看你发的照片,就发现你下巴都尖了。”
我没有再反驳,最近这段时间我工作繁忙还要照顾孩子,身体消瘦、面容憔悴在所难免。但我没想到的是,父亲竟然能观察得这么细致,简直像拿着放大镜一般在观察我。
原来,一直以来我们都生活在父母的显微镜之下,然而我们却很少拿起显微镜对准他们。那天匆匆话别之后,母亲就在我耳边悄悄地说:“你爸不让我告诉你,其实他最近老是咳嗽,两条膝盖也犯病了,走起路来又沉又疼……”说着,她还模仿着父亲平时走路时畸形的“外八字”。
我的脑海中闪现出他迈着“外八字”的脚步沉重地走向我,而且没站一会儿便找椅子坐下,痛苦而隐忍的表情,我当时怎么一点都没有察觉?早年间天天骑着摩托车风里来雨里去的他,这几年开一会儿车就要揉一揉自己的膝盖,我为什么没有递上一句关心的话语?
我别过脸,不敢再看母亲模仿父亲的走路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