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3年11月01日

“臭土灯” 照亮我前程

□李志超

1977年,恢复全国高考的那一年,我升入小学五年级。

这个时候,我才从浑浑噩噩中清醒过来,发现小学的功课才学了一点点,甚至连乘法口诀都没有背全,还有一些拼音字母都不知道读音。可我还算是班级里成绩比较好的。

我急了,许多同学都急了,我们老师也急了。照这样下去,不用说以后考不上大学,恐怕连初中都考不上。

新来的校长在全校学生大会上号召我们发愤读书,他还宣布,从那个学期开始,四五年级的同学利用休息日和晚上的时间统一补课。

老师为我们补课是无偿的,所以大多数家长都支持学校的决定。虽然还有一部分同学觉得读书不好玩,但他们还是在家长的催促下,不得不走进教室参加学习。

当时虽然我们村里已经建了发电站,但是发电量小,家家户户都装上电灯以后,一到用电高峰期电压就低,灯的亮度就弱了很多。教室里虽然装上了两盏最大功率的电灯,但是我们还是看不清老师写在黑板上的粉笔字。

这时,有一位同学从家里带来了一盏“臭土灯”——其实应该叫作“电石灯”。这种灯的制作方法是:用铝皮做成一个小圆筒,底端密封;另一端开口,上面套着圆形盖子,盖子中间竖着一支细长的管子作为灯嘴。使用时将盖子打开,装进几块土灰色的电石(学名碳化钙),然后再把灯放进一只装满水的比灯身大一些的铝桶里。尽管盖子盖得紧,还是会有水渗入。当电石碰到水以后,你就能听到“吱吱”的声响,随后一股刺鼻的气味传了出来,划一根火柴点着,灯就亮了。

“臭土灯”的光是白色的,亮度高,一盏灯足以让周围好几张桌子范围内的同学看清书本上的文字。看到“臭土灯”这么好用,许多同学纷纷效仿,他们把灯带到学校,一下子把教室乃至整个校园照耀得如同白昼。

我家里没有“臭土灯”,一来是因为家里穷,买不起;还有因为这种灯要有“臭土”才能燃烧,我笨手笨脚的,经常捡不到“臭土”——电冶场就建在我们村子里,厂里生产电石,电石在装车、运载过程中会有一些掉在地上,附近一些村民就到厂里去捡电石,因为捡的人太多了,所以要捡到电石也不容易。即使条件限制,但我依然勤奋努力,课后也花很多时间在学习上。

付出总会有回报,在升学考试中,我考上了理想的学校。我们两个毕业班共80多名同学,只有我和另外一个同学顺利升学到县城的中学,还有20多个同学考上邻镇的学校,其他没有被录取的同学,只能回家种田。

现在想想,如果没有当时的熬夜苦读,可能我连初中都考不上,也就没有了后来读师范学校的经历,现在就不会是一名人民教师了。

--> 2023-11-01 □李志超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51316.html 1 “臭土灯” 照亮我前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