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春雨润苗”专项行动,帮助中小微企业纾困发展;联合发改、工信、科技、商务等部门做好涉企政策宣传推送工作;联合司法机关推行“工商联+公检法”服务机制,推进涉民企纠纷多元化解……2023年,洛江区工商联聚焦民营企业疫后重振、发展壮大、破解难题等方面,创新举措,运用“加减乘除”四法则,全力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报记者 陈云青 通讯员 王佳晶 文/图
政治引领做“加法”
让理想信念“加”倍坚定
近年来,洛江区工商联按照区委的工作部署,通过实施“凝心铸魂”工程,持续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民营企业人士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
“走出去”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创新“工商联+省内外知名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基地”机制,在厦门大学举办以“学思践悟新思想·同心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的民营企业家培训班,平时注重加强世情国情党情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四史”学习教育作为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的必修课、常修课,引导广大民营经济人士特别是年青一代传承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历史自信、筑牢历史记忆,满怀信心地向前进。
“引进来”举办各类讲座培训。邀请厦门大学知名教授、福建创新研究院以及市委党校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两会”精神以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文件精神等作专题辅导,引导民营企业家站稳政治立场,深入领会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正确看待形势,把握政策导向,用好“民营经济31条”,不断创新和发展“晋江经验”,在推进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中展现民企作为,做出民企贡献。
优化环境做“减法”
帮市场主体“减”负前行
在建立“四联”服务机制,更好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洛江区工商联联合发改、工信、科技、商务等部门做好涉企政策宣传推送工作,开展会员企业“大走访”,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齐发力,推动惠企政策、公共服务落地见效。
今年以来,走访民营企业、基层商会、异地商会等100余次;联合税务机关开展“春雨润苗”专项行动,为商会会员讲解国家经济政策导向下的税收优惠政策,并针对企业关注的创新创业、小微优惠、出口退税等问题进行现场解答,帮助中小微企业纾困发展;联合金融机构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引导相关金融机构对企业提供精准帮扶,按照“一企一策”原则,为资金暂时受困企业提供降息、延期还款、转续贷等帮扶措施,协调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联合司法机关推行“工商联+公检法”服务机制,加强沟通协作,推动企业合规建设,推进涉民企纠纷多元化解,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共同推进法治营商环境建设。
搭建平台做“乘法”
助民营企业“乘”势而上
在搭建平台,服务民营企业抢抓机遇方面,洛江区工商联每季度确定一个主题开展工商联主席(会长)轮值活动,深化会员企业之间、会员企业与党委政府之间的交流互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凝聚整合民企力量,调动企业参政议政和建言献策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全方位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民营企业智慧和力量。
在营造亲商重商安商的良好氛围方面,洛江区工商联邀请异地商会负责人和在外乡贤代表参加全区民营经济发展会议、新春恳谈会、清明恳亲联谊活动等,推荐异地商会会长担任招商引才顾问,在异地商会成立驻外招商联络处,设立“泉商回归办公室”等,让在外企业家们亲身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营商环境和良好氛围。同时,聚焦“聚侨引侨和泉商回归”专项行动,通过搭平台、建渠道、优服务,做好“请进来、走出去”工作,架起本地企业与异地商会、社团组织及有关部门的友好沟通、交流合作、双向互惠的“桥梁”,促进共赢发展。
纾难解困做“除法”
为企业发展“除”冰破障
在帮扶企业解难题、渡难关方面,洛江区工商联深化“百名干部进百企,一企一策促发展”行动,紧盯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主动深入企业一线,摸清企业真实意愿,找准企业实际需求,提供“一企一策”靠前精准服务,全力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2023年3月,洛江区委统战部、工商联联合举办“争优争先争效 同心建功新时代”政企晚餐会,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聊合作、话愿景、提建议、找对策,搭建区领导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沟通、了解政策、解决问题的“连心桥”。
此外,洛江区工商联还制定了《洛江区工商联会员企业走访制度》和《洛江区工商联挂钩联系异地商会制度》等,班子成员定期进商会、进企业走访调研,帮助协调处理各类事项,着力解决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协同各民主党派整合资源优势,开展各具特色的“同心聚力助发展”季度联谊活动,采取精准有效措施,从减轻企业负担、降低生产成本、保障要素供给等方面入手,帮助全区中小企业树立信心、减少损失、渡过难关,保持经济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