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我去百崎,结识了郭先生。去他家泡茶时,他向我展示了一本他收藏的《针路簿》。
什么是《针路簿》?我们都知道航海有指南针,顾名思义,“针路”就是海上航行的指南,记录日常航海的资料,是一代代船工用青春与生命总结出来画的航线图。因此,《针路簿》是古代远航水手的航标,也是发财线和生命线。
郭先生的《针路簿》是一本破旧不堪、用毛笔书写的手抄本。封面用的是浅蓝色的牛皮纸,加一条粗线,像古书一样重新装订,上面写着“针路簿”三个字。
翻开前页,映入眼帘的,是老旧不堪的纸片。这本纸抄本,诉说着时代的没落与心酸,不知被丢弃了多久,才被郭先生发现收藏。
发黄的纸面残缺不全,前面的页面已粘住难以分开。书页的边框有红色的框线,中间自左往右,有大小不一的毛笔字,写着“厦门、后炮台、北风好抛船……”等字体。手抄本自左往右翻开,渐渐地,虽有破损和污渍黄斑,但字体逐渐清晰。详细看时有:“万安、墓仔口、大䓍屿”等字样,还有“墓仔口出门向北面有石蛋、赤鼻口内好逃台风……”等航海总结。从中我们可以悟出这些老水手口口相传的航海经验,保护着后一代人安全远航。再往后翻,内容基本可以看得清楚了,只是其中有许多别字、异字,不容易辨识。
我与郭先生一边喝茶,一边聊着往事,品味着他的沧桑生活。
这位七八十岁的老水手告诉我:“在百崎这个小岛上,郭氏人家一代又一代都是靠着周边的大海生活。一直以来,除了出海打鱼,还发展海洋运输业。在后渚港没建成主港前,百崎可以直接连接秀涂港。”他还说,年轻时,他们经常从百崎出发前往上海、宁波等地。将桂圆、蔗糖等土特产运送出去,再把当地的手工业品,带回泉州。
我问郭先生现在还用《针路簿》吗?”他回答,年轻时他们一直都用。随着科技发展,就配合用。他说有了近代航海指南,他们也看《针路簿》。早些年设备不太稳定,经常会出现罢工,于是他们就靠经验和《针路簿》导航。有一次,他们的通信设备坏了,感觉海上的风越来越大,经验告诉他们,台风就要来了。“怎么办呢?”我竖起耳朵,为他们担忧。“凭经验,我们知道不能往深海走了,便找来《针路簿》,根据上面的信息迅速转舵,找一处避风港,终于躲过一劫!”郭先生心有余悸地说。
九日山的祈风石刻告诉我们,自唐宋朝以后,中国航海事业不断发展,远洋船队从晋江,浩浩荡荡地向世界各地扬起征帆。他们用当时先进的木帆海船,将瓷器、丝绸、茶叶运往世界各地,用虔诚、友好、文明的商贸友谊,征服了世界人民的心。
海运业不断发达,航行次数增多,水手们除了正确使用罗盘导航外,在航海过程中,对航线行走的正确性和安全性,得不断有效地总结纠偏和记录。《针路簿》就这样通过一代代的打鱼人传承,保留下来。
告别郭先生,我感触颇多。由于无线电、声呐、智能导航的发展,陈旧的《针路簿》已成为历史。然而,尽管科技发展了,古老的经验依旧会为我们留下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