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3年11月08日

泉港做好“土特产”文章

推动产业“提档升级”

游客在涂岭猪脚美食文化节现场品尝美食(洪坤泽 摄)

渔民在界山镇狮东村海蛎养殖海域,收割海蛎装袋。(陈嘉纬 摄)

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泉港区坚持两手抓、两促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精力聚焦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来,按照“强镇引领、以镇带村、连村成线、村兴民富”工作思路,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扩大产业覆盖面,让农民“钱袋子”不断鼓起来。

念好“土”字决

激发闲置资源活力

峰尾镇通过村村联带的模式,有效盘活该镇的“沉睡”资产诚峰一级渔港,引导诚峰、诚平等8个村出资入股建设渔获集散中心,成立渔港公司,把码头的渔业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进一步打通产销衔接渠道,使参股的各村每年平均增收20万元。

前欧村成立物业公司,对闲置土地管理利用,盘活村集体撂荒耕地、边角地、可开发利用林地等资源,以打包租赁的形式吸引种植商,创办了林果场3家,实现村财每年增收30多万元。

惠屿村以村集体企业惠屿岛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为载体,与安溪县福建省曲斗香酒业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将部分闲置新型塑胶网箱作为海底酒窖基地,共同打造“惠屿海窖”系列白酒,未来将窖藏10万瓶酱香白酒,增加村集体收入近30万元……

盘活闲置资源,念好“土”字诀。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泉港区不断深化村村联带、村企联建、村社联营、村政联动“四大协作模型”,推广资源开发、资产盘活、资本运营、产业发展、服务创收“五大增收方式”,鼓励各镇村成立“强村公司”“生态银行”,并进一步盘活“沉睡”资产资源,使得乡村产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截至目前,全区累计登记农业企业341家、合作社95家、家庭农场25家,共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9家,省级示范场5家。

打好“特”字牌

擦亮地域特色名片

近日,界山镇狮东村迎来海蛎丰收季。笔者乘船前往狮东村海上牧场,远远望去,一片片海蛎架屹立在海面上,随着潮水涨落,微微露出棱角,渔民们两人一组,手脚麻利地将吊养在海里的一串串海蛎打捞到船上,切割、分拣、装袋,赶在退潮前把海蛎装满船舱返航。

“我们村附近海域水温低、海水纯净、藻类丰富,非常适合发展海蛎养殖业。每年的春、冬两季,渔民便会将海蛎子苗投放到各自的养殖圈内,依靠天然的地理环境,不需要人工投喂,就能产出口感鲜甜爽滑的海蛎。”狮东村党支部书记吴昭平介绍说。

如何依托现有资源,因地制宜地整合促发展,是第二批主题教育各村党组织共同思考的问题。界山镇狮东村党支部通过引导养殖户成立专业合作社,推进品种优化、规范化养殖,既扩大海蛎培殖面积,也使海蛎产量更大、质量更优。截至目前,狮东村共有105户村民从事海蛎养殖,养殖海蛎面积579.75亩,年产量达千万斤以上,获评泉州市级“一村一品”专业村。

近年来,泉港区立足村情谋发展,深入实行“一村一策”,突出产业发展引导带动辖区各村加快提档晋级。2022年以来,累计实施以镇带村项目15个,完成投资超1.95亿元,打造了3条市级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线,新增标杆村2个、市级成效显著村3个。

唱好“产”字歌

加快文旅融合发展

日前,泉港区2023年“桃岭之上 福寿绵长”文旅嘉年华暨第七届涂岭猪脚美食文化节如火如荼地举行,吸引众多游客慕名打卡、品鉴互动。

在活动现场,来自全区23家餐饮代表经过近2个小时烹制以及专业评委品评、大众评委投票,最终评出传统技艺组金牌1名、银牌2名、铜牌3名、创意奖6名、人气奖3名。

“今年是我们第一次参加比赛。”获得涂岭猪脚烹饪比赛创意奖——福建五里海沙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主厨林龙添称,举办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不仅可以推广泉港,还可以宣传企业。

本届活动旨在突出“生态康养、文旅融合、乡村振兴”主题。现场还开展文艺汇演、农特展销、亲子游戏、趣味竞技、景点打卡、摄影采风等活动,助推泉港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以旅兴农,赋能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赋予了乡村发展新动能。在主题教育期间,泉港区紧扣“山海宜居美城”定位,聚焦“兴文旅、美城镇”目标,深挖盘活美食、人文、景观等优质资源,提炼美丽乡村、红色记忆、茶香浓韵、闽南祈福等文旅元素,不断夯基础、筑内涵、提品质、聚人气、塑品牌,打造以食养生、以和养生、以静养生、以气养生、以动养生的旅游康养综合体,推动形成“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陈嘉纬 廖景隆)

--> 2023-11-08 泉港做好“土特产”文章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52512.html 1 推动产业“提档升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