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网警在网上巡查时发现,有人在贩卖明星的高铁行程信息,很快抓获了4名嫌疑人。检察机关认为,4人贩卖明星高铁行程信息的行为已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目前已对4人提起公诉。(11月4日荔枝新闻)
我国《刑法》明确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现在4人以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提起公诉,迎接他们的将是法律的惩罚。
明星行程信息被标价出售,类似案件屡见不鲜,一再敲响信息安全警钟。明星是公众人物,但他们的个人信息、私人生活安宁等权益,也像普通人一样,受到法律保护,不容侵犯。不仅是明星,普通旅客的信息也屡遭泄露,此前媒体报道,最近部分旅客遭遇了“退改签”类电信诈骗。飞机起飞前,旅客收到“航班取消”等短信,提示旅客可以获赔,当信以为真的旅客远程根据“服”的要求一番操作后,却发现卡中的存款被悉数清空。背后原因就在于旅客个人信息在短时间内遭到了泄露,成了诈骗分子的“猎物清单”。
要防范个人信息泄露,保护好包括明星在内所有公民的合法权益,就要严厉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比如对于频发的航班、高铁行程等信息泄露,要能补上管理系统中存在的漏洞,如要完善航空公司、铁路部门内部监督管理与保密机制等,加强对旅客信息的保护。
明星行程等旅客信息别再成了“唐僧肉”。需要相关各方守土有责,如铁路部门、航空公司等个人信息管理者、使用者,要能尽好管理责任,还要加大打击力度,严惩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对个人信息买卖黑产进行“全链条打击”。通过多措并举,形成各方合力,才有利于筑牢信息安全防线,更好保护公民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