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企业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对符合条件小微企业应贷尽贷,出台贷款全流程覆盖的限时办结制度……近年来,德化农信联社深入贯彻落实省农信联社“三三战略”,引金融“活水”促民营企业“枝繁叶茂”,全力打造与德化县域发展共生共荣的本土银行。
打好金融“组合拳”
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今年订单多了,正愁缺资金周转时,德化农信联社金融助理帮我们申请了政策贷款,两天就放款。”不久前,德化农信联社首笔提质增产争效贷款落地德化县某陶瓷企业,该公司负责人为金融助理的服务效率惊叹不已。
扎根山城的德化农信联社始终致力于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等问题,从深化政策支撑、优化贷款流程等方面打出“组合拳”,力破痛点难点。针对不同企业存在不同需求,该行积极组织市场调研,不断夯实金融助理队伍,将服务送到企业家门口,提供个性化信贷服务,至9月末,累计走访市场主体7568户。不折不扣落实每一期政策性贷款投放工作,该行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应贷尽贷,至9月末,累计发放各项政策性贷款985笔、金额11.48亿元,其中,发放提质增产争效专项贷款276笔、金额3.07亿元,发放金额居全省农信系统第四名;发放技改贷18笔、金额1.12亿元,发放金额居全省农信系统第二名。聚焦优化信贷流程,该行出台贷款限时办结制度,覆盖贷款从申请、受理到审批、放款等全流程环节。
延伸金融“服务链”
推动产业园区升级
这些年,德化城东工业园区新秀园加快建设步伐,成为德化汇聚中青年陶瓷艺术大师的典范园区。谁能想到在园区创建之初,这里还是一片荒凉的山头。
园区可喜的变化来自德化农信联社的金融“加持”。据介绍,德化农信联社在园区建立了集政策宣传、园区管理、支付结算、信贷资金、产业链金融等于一体的农信服务模式,可为入驻企业提供结算账户开立、厂房建设和设备租赁购置贷款、政策流动资金优惠等金融服务,已完成授信户数57户,授信金额1.53亿元。
这种特色园区服务模式已经推广到德化县七大工业园区。截至9月末,德化农信联社在七大工业(产业)园区累计完成企业授信户数286户,授信金额16.36亿元。
深耕民企“责任田”
护航新农主体发展
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题中之义。对此,德化农信联社围绕新农主体融资需求及生产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成为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大“招牌”。
在德化县龙浔镇英山村淮山园内,今年的淮山长势喜人。近年来,德化农信联社在长期帮扶英山村淮山种植中形成一套“党支部+合作社+信用社+供销社+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链全流程合作模式,一根不起眼的淮山成就了整个淮山产业,变成村民口中的“金棒棒”。
据介绍,经过长期探索,德化农信联社已经与农业发展公司、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就种植、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上的金融需求建立深度的链接。该行协同德化县农业农村局推进福农综合服务平台落地运用,至9月末,已完成新农主体建档2176户,建档率100%,评级2176户,评级率100%。该行还根据新农主体生产经营特点、规模、周期和风险状况,融合地方财政贴息、风险补偿政策和引入担保机制等,对重信守信的新农主体提供“短、频、快、急”的信贷产品,截至目前,已完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8405.44万元,比年初增长1795.14万元,增幅27.16%。 (王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