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好闻,亦可食。缕缕书香,是我童年最好的精神食粮,慰藉着我如饥似渴的心灵。而我,如《窃读记》里边的林海音一般,也有过一段“窃”书读的经历。
20世纪80年代中期,读小学的我爱上了读书。可是那时能供我读的课外书并不太多,我到处寻觅着,瞅准一切能读到书的机会。
那时,我家住在一所乡村中学的家属院里,父母都是中学老师。学生平时住校,周末休一天半假,周六上午放了学他们便回家带饭。
一个周六的中午,刚吃完饭,身为初一班主任的母亲让我帮她去看看他们教室的门窗关好没有。那时教室都是平房,我远远地就看见有扇窗户半开着,小巧的我猴子般爬上窗台,并不急于关窗子,而是想看看初中的教室里有什么稀罕物没有。
待我放眼望去,惊喜地发现在靠窗的一个桌洞里,竟然有许多花花绿绿的画本(连环画)。我迅速跳将进去,一本本摸出来,大多都是我没看过的,甚至还有彩页版的。兴奋的我心脏都快跳出来了!我翻开其中一本,只见在画本的扉页用蓝黑钢笔写着:同学友谊好,别嫌画本少,借去好好看,一页不能少。末了署名:夏红新。夏红新?这学生我认识,他老爸是公社大院的干部,到我家去过。夏红新人很聪明,却非常调皮,不好好学习,有一次被母亲叫到办公室吃小灶,正好被我给撞上,他还对我做了个鬼脸。难为他还喜欢看书,而且还有这么多好看的画本。真是太诱人了!有了这么多画本相伴,我哪里也不肯去了,一整个下午,我就坐在那间教室里看书,直到太阳落山,母亲喊我吃饭我才恋恋不舍地跳下窗台。
知道了这个宝藏,我每周六下午都会爬到那个窗台上去看书。更让我兴奋的是,画本还经常会有所更新,后来除了画本,陆续还有《365夜故事》《阿凡提的故事》《安徒生童话》……
时间久了,见没人发现,书一时看不完,我便悄悄带回家看,第二天趁学生回来前再悄悄还回去。母亲不知是没发现还是装糊涂,什么也没说。
若干年后我知道,夏红新当时就知道我“窃”他书读的事。他姐姐那时在县新华书店上班,书是他姐给他买的。他有两次上课偷着看画本被我母亲逮着,母亲并没有没收他的画本,也没有批评他,只是提醒他闲书要在闲的时间看。他以后上课再也没偷着干别的,成绩也越来越好,而且课余时间还把闲书分享给同学看。知道我也喜欢看书后,他就故意把书“忘”在教室里。
后来,我还有过几次“窃”书读的经历。先是“窃”父亲的书读。父亲有午睡的习惯,睡前总会躺着看会儿小说。我便每天中午趁他睡着的时候,将书拿走,每天都能过差不多一个小时的书瘾。中学的时候,班里流行看小说,什么《多情剑客无情剑》《七剑下天山》《天龙八部》……我不敢拿回家,便放在桌洞里偷偷地看,为此还在桌子上挖了个洞。
现在,我依旧喜欢读书,身边各种各样的图书馆也都会免费提供借阅,只是借来的书读起来好像没有儿时“窃”来的那种感觉。
“窃”来的书有一种特殊的香,无须微风吹拂,读书者走到哪里,那淡淡的馨香便会跟到哪里,直达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