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伊始,万象待新。就在11月8日立冬这天,泉州市党政代表团奔赴江苏省开启了今年第二场外出学习考察之行。短短三天时间,代表团辗转南京、常州、苏州这三座屹立于长三角的城市,学习先进经验,畅谈交流合作,砥砺奋进力量,进一步积蓄大拼经济、大抓发展的势能,增强了加快建设21世纪“海丝名城”,奋力打造全国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城市范例,以实干实绩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决心意志和使命担当。 □本报记者 陈林森
这是一次对标先进、解放思想之行
代表团此行直奔宁、常、苏绝非一时兴起,而是筹谋良久的一次线下“追星”。
南京与苏州这对江苏最耀眼的“双子星”,一个是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城市,一个被赋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排头兵”重任,各自的特殊地位不言而喻。而太湖之滨的常州,与上海、南京等距相望,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同样是一颗实体经济不容小觑的“明日之星”。经济指标彰显城市硬实力——南京市2022年GDP达1.69万亿元,稳居全国城市10强;人均GDP达17.8万元,跻身全国省会城市之首。苏州市2022年GDP达2.4万亿元,以“超2万亿”的体量在全国地级市中遥遥领先;人均GDP亦表现不俗,高达18.6万元。常州市2022年GDP达9550亿元,距“万亿俱乐部”仅临门一脚;人均GDP与南京、苏州并列长三角第一梯队,同为17.8万元。
这对于泉州而言,可谓“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在一路观摩学习中触摸着三地大胆试、创新改、奋力闯的强劲脉搏,代表团成员们无不觉得苏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令人震撼和钦佩,也深切感知泉州与之差距不小,“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危机感、紧迫感与日俱增。
这是一次蓄势赋能、谋划转型之行
代表团此行时间紧凑,行程却异常丰富,短短3天就走访了涵盖历史文化街区、工业园区、科研机构、民企外企等载体的14个考察点。一路听、一路看、一路议、一路比,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方向愈明。
补强链条,向转型升级要市场竞争力。无论是苏州工业园区持续聚焦发力的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三大新兴产业,抑或深耕智能制造的菲尼克斯、南瑞继保、理想汽车、泉峰科技公司,还是先行入局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赛道的中创新航、万帮数字能源、恒力集团、协鑫集团、信达生物制药等企业,走的都是一条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之路。透过苏南看泉州,代表团越发深有体会: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制造业“当家”,选准赛道、招大引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