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当中,冬季堪称是糖尿病患者的一道“难关”。统计显示,糖尿病患者在秋冬季节住院的比例是春夏季的2—3倍。因此,糖尿病患者在冬季一定要增强防范意识,做好自我保健,科学合理用药,确保平安过冬。□本报记者 张沼婢
定期测量血糖
冬季,对于“糖友”来说,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季节。许多“糖友”进入秋季之后会发现血糖、血压容易升高,身体易出现各种不适,如皮肤瘙痒、尿路感染等。
泉州市第一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主任医师蒋建家教授指出,冬天的寒意会刺激交感神经,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使血糖升高。血糖升高对于糖友而言,可不是件好事。因为饮食的改变常会导致血糖不稳定,易加重病情。
因此,患者要定期测量血糖以便早发现早干预。正常人群每年进行一次血糖测试检查,如出现皮肤感觉异常、性功能减退、视力不佳、多尿、视力障碍等,更要及时去测定和仔细鉴别,以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
糖尿病的并发症会危及人的生命,所以如果已经患有糖尿病而且患病时间几年以上了,就要加强监测,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而到了晚期,疗效往往不佳。
适当进补不能乱补
蒋建家说,当温度下降,身体为了保持核心体温,会增加热量的消耗,这可能导致身体对能量的需求增加,从而导致食欲增加,多吃意味着血糖可能会上升,这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事实上,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当进补,但不能乱补,不要打乱日常的规律饮食,要保证营养均衡,控制每日的总能量摄入。
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鱼、虾,去皮的鸡肉、鸭肉等食材,尽量不要摄入过多油脂。烹饪上也尽量使用清淡、用油较少的方法,不要选择油炸、爆炒,糖醋、勾芡等方式。虽然是秋季进补,但也不要一味选择高蛋白食物,新鲜的蔬果也是不错的选择。
蔬果不仅可提供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保证营养均衡,还能提供膳食纤维,延缓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吸收,提高饱腹感,有利于血糖的平稳。
头背脚三个部位要保暖
蒋建家提醒,在寒冷的冬季,糖尿病患者要注意“冬保三暖”。
首先是头暖。头部暴露受寒冷刺激,血管会收缩,头部肌肉会紧张,易引起头痛、感冒,甚至会造成胃肠不适等。
其次是背暖。寒冷的刺激可通过背部的穴位影响局部肌肉或传入内脏,危害健康。除了引起腰酸背痛外,背部受凉还可通过颈椎、腰椎影响上下肢肌肉及关节、内脏,引发各种不适。
注意脚暖。一旦脚部受寒,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内的毛细血管收缩,纤毛摆动减慢,抵抗力下降。后果是病毒、细菌乘虚而入,大量繁殖,使人感冒。
增强免疫力防感冒
当身体受到感冒的侵袭时,身体的自然反应是启动免疫系统,与此同时,会释放一系列的应激激素,如皮质醇和肾上腺素。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种反应可能会带来额外的挑战。蒋建家提醒,糖友要预防感冒。
增强身体免疫力是非常关键的。强健的免疫系统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抵御疾病。合理的饮食、适量的锻炼和保持充足的睡眠是增强免疫力的三大支柱。特别是食物中富含维生素C和锌的食材,如柑橘、猕猴桃、坚果和全谷类食品,都是增强免疫力的良好选择,可适量摄入。
接种流感疫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预防措施。流感疫苗,不仅可以大大减少感染流感的风险,而且即使感染了,症状也会相对较轻。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防护措施。
尽量避免与患有感冒症状的人接触。这意味着要尽量避免进入拥挤的公共场所。如果必须外出,建议使用口罩,同时保持良好的手部卫生,勤洗手,避免触摸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