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许奕梅 张沼婢 通讯员何毓慧)11月17日是世界早产儿日,为倡导市民更多关注早产儿的健康,采取有效行动,降低早产导致的疾病与死亡风险,12日,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举行相关活动,呵护早产儿宝宝。
此次活动邀请在该院新生儿科治疗出院后的30多个早产儿家庭前来参加,现场设置专家义诊、智护训练、亲子DIY游戏等环节,医护人员为早产宝宝评估生长发育、营养喂养等,并给予个体化指导和建议,不时有家长向医护人员请教育儿知识。
“宝贝在新生儿科治疗2个多月,得到精心的治疗和护理,现在各项发育都赶上来了。”余女士怀抱着1周岁多的女儿开心地说,她在妊娠29周时因突发高血压和重症子痫早产,宝贝出生时体重仅830克。在新生儿科治疗2个月后,宝贝体重长到4.6斤出院,之后遵医嘱定期随访,医护人员耐心给予她护理指导,如今宝贝在大运动和精细动作上都逐步达标,令家人欣慰不已。
“全社会要给予早产儿更多关爱,让他们更好地茁壮成长。”该院副院长陈冬梅表示,早产儿是指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间分娩的宝宝。据不完全统计,泉州每年有4000多名早产儿出生。为让“早到的天使”得到更好照护,近年来医院积极推广袋鼠式护理,促进早产儿康复。创新推出“母子病房”,让孩子回到母亲身边,医护人员帮助父母掌握必备的育儿技能,使早产儿从住院到回归家庭有更好的衔接,助力母婴健康。
该院新生儿科主任医师王瑞泉介绍,今年以来,仅该院新生儿科救治出院的早产儿就近千人,其中体重低于1000克的超早产儿有32人。他建议,要降低早产风险,宝妈们要做好孕期保健,及时发现和治疗孕期疾病,比如贫血、高血压、糖尿病等,保持心情愉悦。孕晚期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饮食均衡,睡眠充足,科学运动,注意补充叶酸预防神经血管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