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3年11月15日

风中的牡蛎

□王继峰

蚵壳厝(陈起拓 摄)

扫描二维码欣赏更多征文活动作品

迎着温润的海风,蟳埔村曲曲弯弯的古巷中伫立着一幢幢奇特的房子。房子的形制与传统的闽南红砖房一样,花岗石的墙基,红砖砌的窗框,与众不同的是墙体。墙体灰白,是用一块块贝壳形状的材料黏合而成的。墙的表面边角峥嵘,锋芒毕露,触感坚硬,凹凸有致,它们就是村里最有特色的蚵壳厝。闽南人称牡蛎为蚵,称房子为厝,蚵壳厝就是用牡蛎壳建成的房子。

蟳埔是著名的渔村,村庄位于晋江的入海口。宋朝时,蟳埔还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重要港口。“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蟳埔人是大海优秀的子民,村民以农渔为生,习惯在波底浪尖讨生活。村民驾驭着渔船出没风波里,捕获满舱鲜活的海产品,到异国他乡兑换成养家糊口的本钱。归航时,空船不利于航行,渔民便把他乡遗弃的牡蛎壳装来压舱。载回家的牡蛎壳硕大坚硬,精明的蟳埔人充分利用,加工成极佳的建材。海底的生灵和陆上的沃土结合,便成了坚实的墙体。蟳埔俗语有云:“千年砖,万年蚵。”这种用有生命的材质建成的房子冬暖夏凉,坚固耐用,是蟳埔村风行数百年的传统建筑,也是大海对她宠爱的子民的一笔丰厚馈赠。

风从海边吹来,我细细抚摸蚵壳厝,熟悉的气息瞬间把沉睡千百年的生灵激活。一块块牡蛎壳似乎在舒展自己的锋芒,自豪地炫耀它们不寻常的经历。牡蛎壳排列得井然有序,仿佛层层鳞浪,在海面闪烁着银色的光芒。一幢幢蚵壳厝简直就是一艘艘搏击浪涛的渔船,无论风浪如何汹涌,它们总能保证主人的安全和舒适。牡蛎是至刚与至柔的结合,最坚强的外表包裹着最柔软的心灵。眼前的牡蛎壳虽然早在千百年前就已经被掏空了身子,但我却能感受到它们依然澎湃的生命。它们以另一种方式永生,用刚强撑起房屋,撑起整个村庄,成为渔民坚实的后盾。

现在蟳埔人很少住蚵壳厝了,完好的几幢都是政府修复的。在飞速发展的社会,这种农渔时代的传统建筑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村民们纷纷迁入便利安适的洋房。俗云:“人撑屋。”再坚固的房子也要靠人气撑着,没人住的老房子很快就会在寂寞中颓圮。

海风吹过硕大中空的牡蛎壳,发出极轻微的声响。千百年来,这些牡蛎舍弃水草丰沃的故乡,安然接受使命,和蟳埔人融为一体。如今,虽然政府在抢修,但没有人居住的房子自然不会有生命力,随着时光的流逝,可以预见,许多农业时代留存的有形无形遗产都难以传承,消失只是时间问题。蚵壳厝也不例外,一样会从我们的视野中逐渐远去。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将它珍藏在影像中,定格在记忆里。千百年后,当人们打开这些相片,它照样能重现昔日繁华。

站在晋江入海口,潮水涨起,波浪汹涌,涛声震天。海风从蚵壳厝的方向吹来,从我的脸颊划过,我耳畔又响起牡蛎的鸣叫。鸣声越来越大,一声紧接一声,竟然和涛声同一种音质,同一个节奏。

乡村名片

蟳埔村

坐落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港的北岸,曾经见证无数商船的繁忙往来。古老的海丝元素赋予这个闽南渔村独特的民俗文化,使之成为远近闻名的历史文化名村。蟳埔女是福建“三大渔女”之一,蟳埔女习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村中保存下来的蚵壳厝、“簪花围”以及各项技艺的非遗传承,无不承载着海丝历史和海丝文化,述说着小村落中的“大文化”。

--> 2023-11-15 □王继峰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53753.html 1 风中的牡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