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3年11月16日

透过数据变化 感知发展信心

□郑运钟

来自泉州市市场监管局的数据,截至2023年10月底,全市经营主体总量突破150万户,继续领跑全省。从改革开放之初的1.9万户,到2019年突破100万户,时至今日再次历史性地突破150万户,每一个历史性时刻,都展现了泉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见证了不断超越、勇往直前的步伐。

这是一组令人信心倍增的数字,也是来之不易的发展成就。市场主体是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载体,是社会财富的创造主体,无论是稳就业还是促发展,都要靠市场主体“挑大梁”“唱主角”。当前,经济发展正面临日益复杂严峻的内外形势,在此背景下,市场主体数量从疫情前的100万增加到如今的150万,这显示出泉州经济发展的韧性,向业界释放了浓浓的暖意,为经济社会发展打开了想象空间。

数字增长的背后,其实是信心在复苏。市场主体的信心来自何方?

一是来自发展预期。“春江水暖鸭先知”,当许多人还在为互联网上各种相互矛盾的信息而迷茫焦虑的时候,市场主体却从发展中率先感知到信心,最新的经济数据为之提供了佐证、增加了底气。我市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市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总体呈现“稳步复苏、量增质提”特征,其中,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9030.99亿元,同比增长4.1%,比上半年加快1.0个百分点,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恢复,显示出泉州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和活力。经济指标回升,市场主体不仅最先感受,也最快行动,前三季度工业投资增速高达18.9%,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体现了企业对未来的信心。

二是来自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有赖于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提升。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围绕省委、市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部署,进一步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特别是,市委市政府聚焦发展所需、企业所急、政府所能,持续构建和完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1+N”政策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充足保障、营造更稳定可预期的发展环境,让企业家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安心发展。营商环境改革成效如何,市场主体最有发言权。一位经营建筑公司的负责人表示,“泉州在全省率先推出的‘优化企业信用修复八条措施’,让企业极速实现了信用修复,让险些搁浅的项目得以及时启动,从中也真实感受到政府服务的速度和温度。”

作为万亿大城和民营经济之都,泉州向来以社会富有活力而著称,一直都是发展、创业的一片沃土。优化提升发展环境进行到今天,泉州已经开始思考:相关措施出了不少,市场主体的真实感受如何?优化营商环境还有多少潜力可挖?未来要怎样改,才能走深走实?就在本月初,我市首个企业家日的座谈会上,企业家代表纷纷从服务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技术研发、坚守实业、数字赋能等方面,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泉州实践建言献策。这无疑就是提升发展环境的又一个创举,设立企业家日是以城市的名义致敬企业家,而企业家建言献策,则是以主人翁意识和担当精神为城市发展贡献智慧。因此,针对每一位企业家所提出的建议,必须抓好落实执行,从而打通发展的堵点痛点难点,实现政企携手共创泉州美好未来。

发展永无止境,提升营商环境是一项需要长期不断推进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市场主体感受的角度去审视,不断优化提升、臻于至善,也需要各方的激情碰撞与良性互动。相信,市场主体与营商环境“双向奔赴”,必将为泉州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和强劲活力。

--> 2023-11-16 □郑运钟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53902.html 1 透过数据变化 感知发展信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