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晋江五店市街区,在一栋栋闽南大厝中徜徉,伴随着琳琅满目的商品,五店市地道的闽南烟火气息迎面而来;在今年中秋国庆长假,安海镇举办了精彩纷呈的晋江市(安海)第七届中秋文化节系列活动,“烧塔仔”、博状元饼、中秋文创市集、剪纸艺术展等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打卡”,文化节被纳入2023年晋江市文旅经济发展大会暨文体旅消费季活动……近年来,围绕“打造闽南文化保护核心区和全域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在闽南文化保护核心区的五店市和安海镇,晋江走出了一条以文化传承创新带动经济发展的道路。
五店市位于晋江老城区青阳的核心区,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是晋江城市的发源地,是闽南地区成片开发、规模最大的红砖古厝建筑群。保留的明清、民国至现代各个时期的民居建筑是晋江特色风貌建筑的典型代表,同时也保留、传承了闽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特色民俗等传统文化。
在地缘优势与文化沉淀下,2010年五店市被确定为晋江市政府推进城市建设中实施传统文化保护与人居环境改善的重点工程,依托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心编制了景区保护与规划,正式确定项目保护范围和建设方向。
创新才能发展。2013年5月,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运营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依托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全面负责街区的招商运营工作,探索实践“保护与利用”“改造与复兴”并举的模式,尝试在保留传统市井风情的同时,引进现代产业经营模式,激发街区活力。随着地方小吃特产、民俗非遗展示、保健养生、现代都市时尚、文化创意、影视摄影等相关产业入驻,丰富的业态使五店市成为晋江都市文化旅游休闲新坐标,凸显“闽南文化新街口,晋江城市会客厅”的发展定位。在配套开展非遗活态展示的基础上,2022年起,五店市启动“街中曲 景中戏”五店市街头沉浸式南音、高甲、木偶等闽南传统艺术演出,年演出场次在600场以上。
五店市的探索之路获得了成功,人气越来越旺,年游客接待量逐年增加,迄今接待游客超2000万人次;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并将中国文旅融合创新奖等荣誉收入囊中。
与五店市的都市繁华相比,距离不到20公里距今800多年的安海古镇则另有一番韵味。宋元时期,这里曾是泉州海外交通的港口重镇;这里有“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22个遗产点之一的安平桥;有朱松、朱熹论道、讲学之地的石井书院……是著名的文化古镇、经济强镇和商贸重镇,闽南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集地。
守住传统文化,才能留住一个地方的文脉。传统民俗活动在安海镇陆续上演,2022年安海镇第五届元宵文化节、世遗文化周系列活动,2023年安海镇庆祝泉州申遗成功两周年纪念活动、2023年晋江市(安海)第十一届两岸端午民俗旅游文化节、第七届中秋文化节等成届次主题活动,每年围绕元宵、端午、中秋等三大传统节日举办传统节庆活动……在助力保护、传承和弘扬民俗文化的道路上,安海步履稳健。
传统文化在传承,现代呈现成为新亮点。今年10月26日,一行身着传统服饰的南音表演者从安平桥缓缓走来,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共舞”在安平桥上演。以利郎为代表的民族品牌,在保护行动妥善进行的基础上,围绕“安平桥”IP开展工文旅商深度融合活动,直播观看人数超1000万人次。这是一次提升安平桥IP的创新尝试,这是一次激活千年文化故事的现代呈现,全面提升了安平桥的知名度,带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民族文化认同,吸引更多的人寻着模特的脚步前来安平桥“走秀”。
□本报记者 张君琳 通讯员 孙淑华/文 晋江文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