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许文龙/文 CFP/图)每年11月是“全国爱肩月”。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体育健身运动的普及,肩关节慢性退变性损伤和急性损伤的人群越来越多。与其他关节损伤相似,疼痛和活动受限是肩关节疾病的常见症状。
泉州市正骨医院运动医学科医疗学科带头人、副主任医师朱勇指出,慢性肩关节疼痛已成为继慢性头痛、慢性腰痛后的第三大疼痛,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非常高,但由于每个人对疼痛耐受程度不一样,大多数患者在疾病早期未能及时就诊。
生活中,许多人出现肩部疼痛的第一反应是会不会患上肩周炎。事实上,在肩部疼痛中,肩周炎比例仅占10%—15%,约60%的肩痛是由肩袖损伤引起的。朱勇解释,肩周炎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也称“五十肩”,患者的肩关节就像被冻住,因此又称“冻结肩”。
肩周炎典型表现为肩部疼痛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受限日益加重(肩关节主动活动及被动活动都受限),也就是说患者不仅自己主动抬不起来,在他人帮助下患者也仍然抬不起来,这是由于肩关节的软组织发生了严重的挛缩、粘连,到达一定程度后会逐渐缓解。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人并不知道肩周炎为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1—3年,可在12—42月不治而愈,但60%不能恢复到完全正常水平。该症一般分为3期,即急性期、慢性期、恢复期。急性期,一般不宜采用推拿及手术治疗,慢性期以功能锻炼如爬墙练习、棍棒操及理疗为主。
肩袖损伤,就是组成肩袖的四条肌腱损伤,其中最常见是冈上肌腱损伤。因为暴力而出现撕裂,或者因为退变、血运障碍、慢性的劳损使用而出现摩擦、撞击、撕裂、钙化等都会导致肩袖损伤,其主要症状为患者会出现肩痛、上举无力等症状,但肩关节活动往往不受限,在他人帮助下可将上肢举过头顶。
泉州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康复科副主任医师吕宏升提醒,肩袖损伤无法自愈,一旦出现肩膀长期疼痛,活动又不受限时,一定要及时就诊。此外,如果是肩袖损伤导致的肩关节疼痛,过度运动反而可能会导致肩袖损伤的加重。因此,肩痛患者一定要明确病因,切勿盲目运动。
除了肩袖损伤和肩周炎外,颈椎病、肩部肿瘤、化脓性关节炎、钙化性肌腱炎、肩峰撞击综合征、肩关节不稳、肩峰下滑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病、长头腱脱位、喙突撞击症、肩锁关节病、胸廓出口综合征等疾病也会引起肩关节疼痛。
许多人对肩关节疾病认知不足,肩痛时会选择先“自诊自治”,常常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比如肩袖撕裂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痛,约70%的人会痛,30%的人可能是不痛的,不建议患者自查。”吕宏升说。
年轻人的肩关节运动损伤还包括肩关节不稳定或者脱位,初次脱位如果发生在20岁之前,那么日后再次脱位的概率在90%以上。所以,不要以为医生复位或者自行复位后就万事大吉,一定要咨询专科医生,采取对今后生活影响最小的治疗方法。
吕宏升建议,如果肩痛持续1个月以上,并且有相对固定的疼痛点,影响到生活或者工作,就应该及时前往医院,寻求专业运动医学或关节外科医生明确诊断,然后根据不同疾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关报道详见第十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