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3年11月24日

“扫码点餐” 要便捷更要有边界

□郑运钟

近日,北京三中院通报一起餐厅强制顾客扫码点餐获取个人信息且无法删除的案例。2021年7月27日,孔某至某餐饮公司用餐时,店员未告知孔某可以人工点餐,孔某通过前述手机扫码方式进行了点餐并结账,在这一过程中,孔某被注册为某餐饮公司的会员。孔某发现,其取消关注“某餐饮公司”微信公众号后,仍是某餐饮公司的会员,前述个人信息仍存储在某餐饮公司处,孔某无法自行删除。法院判决:商家就侵害孔某个人信息权益向孔某进行书面赔礼道歉;赔偿孔某公证费用五千元。(11月21日每日经济新闻)

毋庸置疑,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捷。譬如扫码点餐,它比过去人工点单更加省时省力,让人们避免了排队的困扰。同时,通过精准计价,可以让顾客对消费明细有更清晰的了解;利用数据分析,能够帮助商家更好地掌握顾客的消费习惯,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然而,正是这种看似方便快捷的点餐方式,却让我们的个人信息暴露在风险之中。扫码点餐的过程中,商家往往会要求顾客注册成为会员,以此获取顾客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姓名、电话、家庭住址等,一旦被不法分子获取,将带来严重的隐私泄露风险。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餐饮商家从节省成本角度出发,采购的“扫码点餐”小程序是由第三方开发,数据存储于第三方服务器。这些数据是否安全保密?餐馆经营者如何监督第三方对数据的储存情况?消费者无从知晓,大多数商家也未向公众给出满意的答案。这极大增加了个人信息被泄露的风险。

法院此次判决支持了消费者的合理诉求,维护了他们的正当权益,有利于加强和促进“扫码点餐”过程中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这一案件也警示了商家——“扫码点餐”过程中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必须遵循合规性的原则。

应认识到,“扫码点餐”看似经营行为中很小的一环,背后隐含的法律风险却是巨大的。当下与个人信息数据泄露、非法获取个人信息数据相关的电信网络诈骗事件层出不穷,加大了企业在经营中的数据违规风险。商家切莫只顾图一时方便,而忽视了可能违法的风险。特别是,随着《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专项法案的出台实施,全社会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逐步强化,商家的管理思路、合规理念也得跟上数字化时代发展的趋势。

当然,要让商家规范自身行为,除了消费者的诉讼维权以及商家提高守法意识之外,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管也得跟上。一方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商家在收集、使用、存储个人信息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进一步明晰商家及消费者各自的权利边界;另一方面,加强对商家的日常监管,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既方便消费者维权,也以此倒逼商家自律并自觉整改。

说到底,此次判决警示我们,“扫码点餐”等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不能只着眼于方便,更不能唯利是图,必须在道义上经得起考验,法律上守得住底线,要便捷,更要有边界。

--> 2023-11-24 □郑运钟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55235.html 1 “扫码点餐” 要便捷更要有边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