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家人离别时一步三回头的背影,穿过万米高空上层层叠叠的白云,跨越两千公里的山川江河,我从泉州来到了云南。
九月,太阳像颗饱满的蛋黄,就快要被刺破了,即将流淌下来,阳光崩落,灼伤了整座城市,这里的天气很好,虽说是夏天掌权,可城市早已泛秋味。强烈的紫外线和凉爽的气候交相衬托,却不显矛盾,在“春城”和谐相处。
远的、近的,行李箱滚过地面的声音,小声啜泣的声音,父母反复叮咛的声音……那些声音在耳朵里迷路,唯有我的轻声低语永振不息:“你好,云南大学。”
走进校园,我曾经无数次地幻想着新的希冀冲上心头,校园生活的理想蓝图缓缓在我心中展开……
我心目中的大学生活,有着偶尔“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闲适惬意。可以在没有课的早晨,独自一人撑着伞绕过阳光下水波粼粼的泽湖,远观湖中伸着脖颈的优雅天鹅,近看抽穗的芒草在十月秋风的吹拂下蜿蜒起伏眺望片片山坡叠青泻翠。走过充满历史余韵的东陵碑廊,聆听它无声地讲述校园壮丽的百年岁月。
在某一个静谧的午后,安静地沉浸在一本好书中,洗涤生活琐事带来的精神尘埃,与远方的人们实现灵魂的碰杯畅谈。抑或是,在下了晚自习的夜晚,披上外套,独自坐在校园的长椅上,与远方的家人打着电话,道学习、聊生活、谈抱负,隔着千里的距离,我们不说思念,只是静静地听着彼此的声音,说着彼此的喜乐与欢欣,悄悄地祈祷相见来得更早一些。
我心目中的大学生活,有着常态的勤奋与努力。如韩愈焚膏继晷,祖逖闻鸡起舞,匡衡凿壁偷光……和理想平等交易,与喧嚣保持距离。早晨,在太阳还没跃过地平线时醒来,洗漱穿衣,然后安静地背上几个英语单词,戴上耳机练习听力,按下暂停键时,桌上的指针正好指向七点。背上书包,穿过校园树影斑驳的林荫小道,到食堂喝一碗热气腾腾的豆浆,配上冒着热气的小笼包,而后奔赴明亮的教室。听老师侃侃而谈,有晦涩难懂的高数定理,有令人为之着迷的经济学知识,有指引人生方向的思政观点……用认真填满课堂的每一分钟。夜晚,在自习室里耐心地整理一整天的课堂笔记,预习新知,最后在每一个万籁俱寂的夜晚带着期待与收获愉悦地进入梦乡。
我心目中的大学生活,是裹挟着爱与关怀,在最包容多元的环境浸润之下的美好时光。在这里,大家都能受到尊重与包容;在这里,持有异见的少数者无需妥协,能够坚持自己的想法而不会受到指点与非议。
我心目中的大学生活……
伴随着敲击键盘的声音,我无意间瞟到旁边做了一半的高数作业,看见书柜上阅读不过半的哲学书籍,想起电脑文档里还未完成的工作记录……我轻轻叹了口气,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无奈与妥协,一切好像没有那么好。可是,一切好像也没有那么糟……因为我还青春。
现在的生活也许不尽如人意,但我相信总有一天,少女的肩头不仅可以挑起清风明月、杨柳依依和草长莺飞,也可以挑起家国重任、理想重担。总有一天,当我扛过压力与痛苦,轻松与愉悦、鲜花与掌声终将涌来。总有一天,我可以将时间留在平常的愉快里,挡住鸡毛蒜皮的繁琐小事,拥抱生活。而那将会是我一生中最壮丽的时光。
(作者系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2021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