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3年12月01日

西溪印象

□洪 婧

人们常说,有水的地方就有文明。水包容万物,滋养众生。小时候,我常听大人们说,长江黄河乃华夏子孙的母亲河。可奔涌在方寸屏幕上波澜壮阔的“母亲”,远不及家门口这条西溪来得亲切。

西溪,你若夸其宽,作为条小溪流,面对叫得上姓名的大江大河,它可真是连相比的门槛都迈不过;可你若笑其窄,它却用母亲般慈悲的怀抱,将当地的发展尽数拥入怀中。自我记事起,西溪便不声不响地流淌在记忆宫殿中。“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望着西溪,我常想窥探过去它正值年华的模样。可惜,时间之门只能朝未来的方向打开,我也只能用想象的手指贪婪地抠挖大脑的每一条沟壑。古时,它一定也如现在这般,撑手侧卧,修长的身躯蜿蜒环绕,身下的土地获得它的垂怜,浸润滋养。人们依偎在它身边,捣衣做饭,劳动人民辛劳的汗水渗入在溪水中,连那缕缕纠缠在日夜平凡生活里细密的情丝也一并融化了。袅袅炊烟与氤氲水汽缠绵在空中,祥和的气韵萦绕在每个人的心间。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农业耕耘退居幕后。西溪,从未想争当主角,只是静静地陪伴在南安人的身边。所幸,天边的夕阳不曾忘记它,化作金纱,披在这位不求名利的大功臣身上。光随着柔和的水波跃动,洒下一片碎银,西溪风韵犹存。时间无法凝固,但情可永恒。西溪见证一代代人的来往,也收获一代代人的真情。闲暇之余,人们三五成群,用脚步描摹它的轮廓,用手掌抚平它的皱纹。一举一动,无不是真情流露。

漫长的时光没有禁锢西溪的脚步,即使步入现代社会,西溪也绝不愿只做供人观赏的花瓶。当夕阳帷幕向西边拉回,人类智慧的光芒替身登场。五光十色的灯光为西溪平添一份色彩。人们吹着晚风,享受它的美丽。一个个小摊在溪边支起,夜市经济悄然运转。一碗冰凉的四果汤,缓和夏日浮躁情绪;一次套圈游戏,带来合家欢声笑语……西溪又一次安居幕后,以母亲的无私,稳稳当当地,用双手再一次托起它的婴孩。

母亲不求回报的付出,孩子们必然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危险来临,孩子戴盔被甲,筑起守护母亲的铜墙铁壁。台风过境,暴雨如注,狂风呼啸。身居高楼,我甚至感受到强烈的摇晃,餐桌上悬挂的玻璃杯也以夸张的弧度摇摆。西溪还好吗?我心中止不住地担心。终于,几小时后局势暂缓,我得空去关心西溪的“伤势”。西溪全身沾满乌黄的泥沙,俨然一副惊魂未定的模样。这次,轮到我们守护西溪!官兵群众昼夜奋战、重建家园。人们轻柔地抹去西溪身上的泥沙,一如幼时母亲对我们的悉心照料,稚嫩的手掌已经长大到足以包裹母亲的苦难,深情交汇融合。

团圆佳节圆月高挂,岸边人头攒动,无数无人机有序舞动,在西溪上空摆出多样图案。从空中俯瞰,道路四通八达,开发区吊塔林立,发展的网络如根脉蔓延至南安的每一寸土地。溪中,观光船散出荧黄的灯光,与天上明月交相辉映。船头亲昵地划开金黄航道,撒娇地在西溪身上留下指痕。西溪与南安人的故事,如这湾溪水,连绵不绝。

(作者系集美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大三学生)

--> 2023-12-01 □洪 婧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56588.html 1 西溪印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