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陈森森 实习生王雯雯 通讯员方海凌 吴需婷 文/图)“垃圾巧分类,社会大提倡,让生活多些风采,环境多份净化,让人民享受幸福安康,幸福安康!”近日,一首由泉州老年大学学员苏淑勉作词、陈惠明作曲的垃圾分类之歌在泉州丰泽新村唱响,明快的歌声传入社区寻常百姓家,有效提升百姓垃圾分类的意识。
从“不理解”到“齐参与”,垃圾分类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深入到每一位老年学员心中。近年来,泉州老年大学积极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电子班牌、微信公众号、宣传板、垃圾分类宣传手册等,利用课前课后时间,图文并茂、影音俱全地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形成垃圾分类浓厚氛围,基本达到人人知晓、普遍参与。
从“理论中”到“实践里”,老年学员们不仅是在口头上宣传,更是纷纷化身为垃圾分类的践行者,以身作则,带动身边人参与,以实际行动焕发余热,助力实现垃圾精准“四分类”,引领社区垃圾分类“新时尚”,多个社区入选泉州市首批生活垃圾分类推荐学习点。
从“校园内”到“基层中”,学校积极组织志愿者深入基层,先后参与金山社区、东鲁社区、东涂社区、埭头社区、上林社区等垃圾分类、环境美化、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选派优秀干部到台商投资区东园镇上林社区挂职锻炼,通过入户走访、现场调研,增强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并积极地参与垃圾分类,提高垃圾分类的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