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中国看泉州,海丝航标看石狮。地处泉州东南部的石狮市,位于环泉州湾核心区南端,在古代,伫立于石狮海岸线上的万寿塔是指引商船抵岸的指航灯。这里“狮”出有名,以石狮狮阵为代表的泉州刣狮在这里薪火相传。2021年,泉州刣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2年入选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
泉州刣狮数百年来薪火相传。石狮市的卢厝、沙美、东园等乡村是狮阵传承的核心区。卢厝村狮阵武术发端于明末清初,先辈们为保家护村聘请拳师到村里集中授艺,已有300余年的历史。村中有这样一句话:“练拳头,保自己;练狮阵,顾乡里。”
为了保护泉州刣狮这项传统文化,石狮市将狮阵等非遗项目引进旅游景区、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向市民游客呈现精彩的“非遗世界”;出版《石狮非遗丛书:石狮狮阵(泉州刣狮)》等书籍,开发“泉州刣狮(石狮)”多媒体云平台,利用微信公众号普及石狮狮阵等非遗知识,挖掘整理地方文化资源,加强对传统节日、民间习俗等传统文化资源保护。至2023年建成石狮市卢厝狮阵传习所、沙美狮阵传习所、东园狮阵传习所等8个传习所,再建成闽南理工学院龙狮传习基地等8个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文化传承从娃娃抓起,石狮市的一些幼儿园将“狮元素”带入学园中。从2018年开始,锦尚镇第二中心幼儿园将刣狮作为幼儿园的教学特色,融入早操、美术等教学编排中。校园里,不仅可以看到与狮有关的主题墙绘,还有小朋友们以黏土、剪纸、绘画等方式创作的舞狮、醒狮头、狮阵等手工作品,楼道的墙面上有介绍当地卢厝狮阵文化历史起源、表演方式的“狮”展板,让小朋友们随时都能学习到与狮文化有关的小知识。幼儿园还“就地取材”,把石狮市卢厝村的狮阵文化与幼儿体育课程进行结合,让阵法、武术、器械、弄狮等元素巧妙地融于体育活动之中,也将卢厝狮阵文化的传统理念带入课程教学里,让小朋友们在玩乐中锻炼身体、汲取知识。在石狮市第二实验幼儿园,幼儿园有两个卡通吉祥物,“猊猊”和“佑佑”。这两个憨态可掬的小狮子不时行走在校园之中,陪小朋友们上课、游戏,也会在迎新活动、节庆日里为大家送上美好祝福,它们还会在课堂上充当“讲解员”。老师们会将舞狮文化图片及小朋友们创作的各种动态的“狮子”造型挂在幼儿园长廊中,各班开辟互动式的“狮宝工艺”“狮宝服饰”“狮宝T台馆”“狮宝书法”“狮宝美术馆”“美丽的狮标”等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特色角,小朋友们身处其中,以互动玩乐的方式开展学习。
通过常态化举办表演与竞赛,推动古朴的传统狮阵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创新。2023年8月,石狮狮阵教练员、裁判员培训在石狮市文化馆举办,会上对石狮市文体旅游局最新审定的《狮阵竞赛规则》进行解读,推动狮阵竞赛规范化、科学化,这是闽南地区首部《狮阵竞赛规则》。在今年进行的2023石狮市第二届少年儿童武术比赛暨青少年狮阵竞赛上,来自石狮市各武术馆、各小学狮阵、各训练点及个人共600多名选手参与比赛,最小的选手仅6周岁。今年的比赛还加入闽南特有的“打狮对练”。狮阵阵法融入武术和传统舞狮,形成阵法操演、武术演练、弄狮盘打等,狮阵雄风薪火相传,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泉州刣狮(狮阵)保留了中国古代珍贵的十几种阵法,是阵法武术的“活化石”。如今,狮阵在节庆民俗庆典活动中,承载着驱邪祈福的美好愿景,凝聚民众团结力、向心力,对发展文旅事业有着重要现实意义。狮阵还是连接海内外乡情的纽带。曾经,狮阵随着闽南华侨的足迹,播迁于东南亚各国及中国台湾地区。东南亚迄今尚有“青狮阵”“武狮阵”,台湾地区遍布“金狮阵”“宋江阵”等10余种阵头和200余个“艺阵”组织,这些阵头都与泉州刣狮同根同源。
□本报记者 张君琳 詹伟志 通讯员 黄嘉